券商VS投行,校招标准大揭秘
又是一年求职季,金融行业细分种类众多,券商、投行、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基金……众多的分类时常让人发蒙。尤其是券商和投行,大多数求职者在最开始都不知道它们的区别。今天,我们就通过对一些方面的对比,来对券商和投行进行分析。
01
投行VS券商
经常听到学金融的同学们总会把投行和券商放在一起说,但是两者的区别大家真的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吧。
一、投行≠券商
国外的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s)与证券公司(Security Firms)是不一样的概念。按照投行的规模和业务来做一个分类:
1、BB
国外的知名投行业内称之为 Bulge Bracket,简称 BB,就是我们常说的九大投行,分别是:Goldman Sachs、Morgan Stanley、JP Morgan、BAML、UBS、Credit Suisse、Deutsche Bank、Barclays、Citi

2、非 BB
非 BB 的比较有名的主要有HSBC(汇丰银行)、BNP(法国巴黎银行)、Nomura(日本野村证券)
3、Boutique
精品投行是专注于某一比较细的领域,往往指的是专业做并购、上市、发债等细的领域。他们往往将自己定位于以根据客户实际发展需求为导向,帮助设计有针对性的经由购并、募资,引进战略资金,扩大规模,发展出更强的竞争力。在国内比较有名的是:Rothschild(罗斯柴尔德)、LAZARD(拉扎德),国内的证券公司也可以分属此类。

国内的券商是经营证券交易的公司,或称证券公司。国内我们所谓的投行是指券商的投行部,这样相对应的则是欧美投资银行内的投行部。
从开设业务的覆盖面角度来看,国内包括券商、信托、资管、期货、基金等在内的金融机构整体则可以和与欧美的大投行概念相对应。那为什么在国内投行和证券公司好像是两个分裂的概念呢?
这与我们国家投行业或券商业的业态是有很大关系的。比如帮助客户开户进入股票市场,赚取手续费,这个业务叫“零售经纪”,它在全球投行业里占比不到10%。但在国内零售经纪占比高达50%,券商们都特别依赖零售经纪,因此你不会认为经常给你打电话让你去开户的证券公司与投资银行有什么关系,实际上证券承销,兼并收购这些都是证券公司投行部的业务范畴。
02
业务
投行业务比较广泛,投资银行业务就是直接融资,相对于商业银行借贷就是间接融资。投资银行业务,银行、券商、信托都能做。按业务范围: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一级市场主要做证券的发行,二级市场证券发行流通后的相关业务。
按产品可分为:股票、债券、并购、研究四类,前台业务(IBD、Sales&Trading、 Research 等传统业务和 Asset management)基本围绕这四个品种。
而券商的传统业务是经纪业务、交易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也是主要收入来源。部分券商开始承担私募基金的托管、外包服务,并开展私募股权投资等业务。合资券商只能从事承销保荐业务。
03
券商不如投行赚钱多?
很多人以为外资投行等于年薪百万,而内资券商就相当于金融民工天天搬砖。在早些年内资券商发展不够成熟,国内市场也不够成熟的时候,确实会有上述的感觉。不过如今,券商也今非昔比了。
我们先来看看投行,下图都是以年薪的形式,包括基本薪资+bonus,表单单位是 $1000。
华尔街老牌投行平均薪资:

华尔街老牌投行其平均年薪分别是:Analyst第一年 $105000,Associate $180000,VP $234000
其他大投行平均薪资:
其他大投行平均年薪分别是:Analyst第一年 $102000,Associate $179000,VP $272000
精品投行及顶级资产管理公司平均薪资:
精品投行及顶级资产管理公司平均年薪分别是:Analyst第一年 $124000,Associate $213000,VP $375000
国内券商近几年来薪资涨幅可观,对于新人来讲,一般有50,000-200,000人民币的奖金。另外各个券商给出差补贴在50-300左右每天,一般的在100-150左右,一般券商的出差强度超过200天每年,所以出差补贴也是收入的一块。

逢年过节也会有相应的过节费、探亲费、福利好的证券公司还会在清明节开出扫墓费,这些费用加在一起每年也有30,000人民币左右。所以基本上一般的券商一个月平均收入在10,000人民币左右。
当然,不排除个别薪水待遇极高的证券公司,如中金、中信秒杀其他公司。
04
投行和券商,各爱怎样的学生?
一、投行:精英是我们的菜
投行到底招什么专业呢?其实,就算是读英语文学,都可以去投行。理论上,投行会从各个学科招聘前台。那些野心勃勃的投行 Banker 在长达几周的入职培训中就能对他们的工作了如指掌了。
参考 eFinancial Careers 的数据库中1500万的简历,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投行人集中在这四个专业:不是 Finance, Economics 就是 Business Administration。Accounting 排在第四。

投行从业者中有不少专业是会计、商科和金融专业,会计和财务估值方面的过硬背景是应聘成功的关键,金融或商业专业的毕业生可能比英语或历史专业的毕业生更受青睐。
每年大投行岗位都存在激烈竞争,仅一个暑期实习项目,高盛就能收到6万份简历。Target School 绝对是加分项,数据显示投行人主要来自以下11所知名大学。

尽管投行对名校学生偏爱有加,但投行招人标准并非只有专业和学校,举个例子:
一个在常青藤学校读 Liberal Art 的学生会比一个野鸡学校出来的数学专业的学生更有优势。一个来自 Wharton 商学院成绩勉强及格的学生和一个手拿全额奖学金、参加一级运动联赛并以优异成绩毕业的州立学生相比,就会处于劣势。
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 GPA ,投行在筛选简历时,最先看的是平均绩点,应该有3.6,最好能有3.7或更高。而如果你的 GPA 不够高,那么网申就等同于叫 HR 大手一挥让你的简历石沉大海。
二、券商:学历越高越好
相较国外投行,国内券商对学历十分看重,一般会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大的券商也会有自己的 Target School。在美国 Target School是一个默认的事情,国内虽然没有明确的公布过 Target School List,但所谓的鄙视链是存在的。
知乎上流传着的一份所谓中金员工教育背景:

仅从这张表看,中金某些部门的海归比例达到50%,而录取的国内毕业生起码也是985、211这样的名校。有网友就调侃道:与其说中金是中国的高盛,更不如说他更像北清复交的校友公司。
从专业背景来讲,理工科本科+经管类硕士是各大券商最爱,而本科是是数学、统计、计算机、物理专业的机会更大,当然对于某些特定领域的行业研究员来说,专业是不受限制的。
三、这样的学生投行券商都爱
美国大学生职业研究中心(Collegiate Employment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主任 Philip D. Gardner 也曾说过:“在如今的就业市场,具备实习经历是让招聘方愿意阅读你简历的必要条件。”

有什么能比一份实习更具说服力呢?无论是投行还是券商,都非常看重实习经历,最后拿到投行 Offer 的很多人许多都有暑假在投行/券商实习的经历。
拿不到 Summer Intern 的 Offer,可以考虑去相关的公司实习,如果在实习中作过诸如IPO,M&A 项目,或确实做出很大贡献,学到或培养了很多投行看重的知识和品质,还是具备一定的说服力的。
不仅管是外资投行还是国内券商,都非常重视英语能力的。至少要精通一门编程语言,如C++、JAVA,精通EXCEL的高级应用,如VBA的EXCEL编程,这些技能在日常工作中是最常用的。
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别忘记评论、点赞、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