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面试完,人家不选择你,选择了别人?

本篇原创作者:BOSS直聘DD师姐

师姐收到一个一则留言:

null


为什么孟同学多次面试、却迟迟拿不到offer?很可能是因为每次面试,他都是一个备胎。

所以师姐这一篇面试进阶指南,准备教你如何成为面试官的第一选择。

01/差点意思的面试

面试官都有自己的日常工作,面试对于他们来说是额外的任务,为了省时省力,他们约面试也会很慎重,先从简历判断,觉得可以完成基本任务、比较靠谱的人才会发面试邀请。

所以如果面试时,你的表现和简历上的经历描述基本符合,那就会给你打个及格分。

但这样的表现不好不坏,总让人觉得差点意思。面试官跟只能说我们之后再联系你,其实是想再看看。

然后你就成了备胎,一个不痛不痒的存在,如果后面没有更合适的人或者岗位要的很急来不及找人了,面试官可能会考虑你。

差点意思到底差什么意思?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心理学家丹尼尔·卡纳曼(Daniel Kahneman)经过深入研究,发现我们体验完一件事之后,所能记住的只有两个关键时刻——峰与终。

  • 峰就是你在这个件事中的巅峰体验,可以是最好的or最坏的体验。
  • 终是你在这件事上最后的体验。

而在过程中好与不好体验的比重、好与不好体验的时间长短,对记忆差不多没有影响。

峰终定律其实是一种“关键时刻(Moment of Truth)”的行为模式,人对于一件事情的体验记忆是不全面的,只会来自于几个关键时刻。

null

这个理论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在面试的过程中,你不用在所有的地方都表现得很完美、很优秀,但是你要有自己的“亮点”,这些亮点能让面试官记住你,对你有个好印象。

而孟同学就是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迷恋面经。很多所谓的面经话术都是在打太极,说的话干巴巴、挑不出毛病,但是没有信息量也没有亮点,你在说套话的时候面试官就在走神。

要知道面试本质上是人际交往的交流——要看“感觉”怎么样:这个感觉包括面试官觉得和你在一个频道上,你的气质是否适合团队,你的价值观是否和公司契合……

这种虚无的“感觉”其实是面试官的主观感受,让面试官被你的亮点吸引,觉得你就是那个感觉对的人,这才是摆脱“备胎命运”的关键。

02/让面试官决定当场录用的人,都做对了这件事

面试是你和面试官的唯一一次见面,一般一场面试也就40分钟到1个小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打造自己的亮点,给面试官留下一个好印象?

1、为自己设计一个可挖掘的记忆点

面试的时候不要等着面试官去挖掘你的潜力,把你的能力摆出来去吸引面试官。

很多同学进了面试,就像一个待宰的羔羊,失去了主动性。从面试开始就在等待面试官去问问题,然后干巴巴的一问一答。

面试前你要明确你展示什么内容,想要别人记住什么。你可以设计几个记忆点,给自己立一个人设。

当然这个记忆点,要能够展现你的工作能力并且能够区别于其他人。一般这些记忆点可以是:

  • 掌握的技能:写作、编程、外语、设计……
  • 有成就感的事:获奖、成为校园社团leader、得到一个很好的机会……
  • 喜欢的事:支教、志愿者、游戏、电子产品、电影…

面试的时候要主动的去带方向、掌握节奏,多谈谈自己的“人设”,强化面试官的记忆。

举个例子,孟同学在面试的时候可以说自己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大厂实习经历)、熟悉大学生群体(社团工作)、有领导能力(社团干部工作),面试的时候围绕着三点,去强化自己的优势印象。

2、要有故事思维

投递相同岗位的求职者中,大多的经历和技能都差不多,那你的记忆点应该怎么强化?就是讲一个故事,用故事打动你的面试官。

安妮特·西蒙斯写的《故事思维》一书认为,故事不仅可以展现你优秀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能从侧面了解你的为人处世、性格特点。

举个例子:

null

小A 表达清楚,逻辑清晰,但是是不是觉得这段话很熟悉?做过新媒体运营、内容运营的同学,大多做的工作内容差不多、取得的成果也都差不多,10个里面有9个大概都是这么说的。

null

小B的回答讲了一个故事——她是如何在枯燥的工作中找到了成就感。这个故事让她的形象更立体,能立刻让面试官感受到小B是一个有内驱力、喜欢挑战、有解决困难的意识、比较有活力的同学。 麦肯锡咨询顾问芭芭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一书中提出的一个“结构化表达”工具——SCQA,教你如何讲故事:

  • S(Situation)背景:由大家都熟悉的情景、事实引入。
  • C(Conflict)冲突:遇到了两难的困境、难以解决的困难
  • Q(Question)问题:解决这个事情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 A(Answer)答案:你的解决方法,或者你在做的过程中找到的答案

在讲故事的时候,你可以带上一些自己的感情色彩(比如刚开始很沮丧、不知道怎么办、做成之后很开心、很有成就感),情绪是很能吸引人、引起共鸣的。

你的自我介绍、职业规划、优点缺点、兴趣爱好等等面试的常规问题,都可以用这个方法去提前准备。

3、注意营造愉快轻松的面试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曾提出一个公式:

沟通时情感信息的传递=7%的语言+38%的语调+55%的表情和动作

所以,上面教你的内容都是那“7%”,但是面试官对你的印象可能从你还没开口说话就开始了。

因此在面对面交流中还要注意非语言的行为对面试气氛的作用。不需要你特别会聊天,很自来熟那种,但是尽量让第一次的见面感受自然轻松一些,面试官也会觉得和你更亲近、更合得来一些。

  • 保持微笑,说话的时候加入积极的情绪,好心情总是能感染人的
  • 主动向面试官打招呼,打破第一次见面的尴尬
  • 不经意地流露出对面试官的赞美:是不经意不是刻意,在合适的时机准确的赞美,比如在面试官描述岗位职责的时候,可以说“我觉得您说的岗位工作很吸引人”,还可以抓住面试最后的提问环节,表达对面试官经历和岗位的兴趣。
  • 和面试官有互动。很多时候面试官讲完一大段话,然后面试者就回复一个哦,好的,问还有什么问题吗,面试者就说没有了。虽然这样回答也没什么错,但是总觉得反应不积极、很被动。

比如面试官在介绍公司的情况,你可以不时点头示意你在认真听,边听也要遍思考,最好等面试官说完问一两个小问题,给面试官个反馈,面试官的沟通体验会更好。

总结:

如何让面试官记住你,不做面试里的“小透明”?

面试前要设立几个记忆点,给自己立一个人设。

用一个独特的故事去包装你的人设,这个故事要有背景、冲突、问题和答案,让你的故事更动人,形象更生动立体。

最后端正心态,你不是来“求offer”,面试是一场平等的交流,然后自信、自然的去表达自己,面试官想不记住你都难。

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别忘记评论、点赞、Get!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BOSS直聘立场。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