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标准化资产和非标准资产
2020年,央行、银保监、证监和外管局四部门制定《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明确不满足标准化债权资产条件的其他债权类资产,除存款(包括大额存单)以及债券逆回购、同业拆借等形成的资产外,都归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
一、什么是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按照《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的内容看,官方盖章的这些,都是标准化债权资产:
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主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
除了上述这些,其他债权类资产只要同时满足下面5个条件,也能被认定为标准化债权资产。
01
等分化,可交易。
以簿记建档或招标方式非公开发行,发行与存续期间有2个(含)以上合格投资者,以票面金额或其整数倍作为最小交易单位,具有标准化的交易合同文本。
02
信息披露充分。
发行文件对信息披露方式、内容、频率等具体安排有明确约定,信息披露责任主体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03
集中登记,独立托管。
在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债券市场登记托管机构集中登记、独立托管。
04
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
采用询价、双边报价、竞价撮合等交易方式,有做市机构、承销商等积极提供做市、估值等服务。买卖双方优先依据近期成交价格或做市机构、承销商报价确定交易价格。若该资产无近期成交价格或报价,可参考其他第三方估值。提供估值服务的其他第三方估值机构具备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有效处理利益冲突,同时通过合理的质量控制手段确保估值质量,并公开估值方法、估值流程,确保估值透明。
05
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
不符合以上所列条件的债权类资产,除存款(包括大额存单)以及债券逆回购、同业拆借等形成的资产外,都界定为非标债权资产,比如委托贷款、股权质押、资产收益权、非标债权、未上市公司股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