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岗期与试用期的区别是什么?

试岗期与试用期存在以下区别:


一、概念定义方面

  • 试岗期
  • 通常是指在员工正式入职前,用人单位安排的一个较短时间的岗位尝试阶段,主要目的是让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相互进行初步的了解和适应。
  • 例如,一些公司会安排新员工进行3至7天的试岗,在此期间双方可以快速评估彼此是否合适。
  • 试用期
  • 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正式建立劳动关系后约定的一段考察期,在此期间双方可以进一步了解彼此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以及是否符合岗位和公司的要求等。
  • 试用期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期限的不同,试用期的长短也有相应限制。例如,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二、法律性质与地位

  • 试岗期
  • 法律上并没有明确针对试岗期的规定,它更多的是一种用人单位内部的管理安排和实践操作方式。
  • 但在试岗期内,双方也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一些基本的劳动法律原则同样适用,如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受保护、不能有强迫劳动等。
  • 试用期

- 在劳动法律法规中有明确的规范和保障。《劳动合同法》等法律对试用期的期限、工资待遇、解除条件等都有具体的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遵守这些规定。

- 例如,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否则可能构成违法解除。


**三、期限长短**

- **试岗期**:

- 期限通常较短,一般在几天到一两周左右,常见的有3天、5天、7天等。

- 主要是为了让劳动者快速体验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用人单位也能初步判断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和适应能力。

- **试用期**:

- 期限相对较长,根据劳动合同期限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四、权益保障程度**

- **试岗期**:

- 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岗期的权益保障相对较弱。但一般来说,劳动者在试岗期内也应该享有基本的劳动安全保障和合理的工作条件。

- 在工资待遇方面,有些用人单位可能会支付一定的报酬,但也有部分单位可能不支付试岗期工资,这存在一定的争议和不确定性。

- **试用期**:

-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享有明确的法律保障。工资方面,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 用人单位解除试用期劳动合同需有合法理由,并且在解除时需要遵循法定程序,劳动者也有相应的申辩和救济途径。


**五、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 **试岗期**:

- 试岗期通常在正式签订劳动合同之前,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相互了解、双向选择的一个阶段。试岗期结束后,如果双方都愿意继续合作,才会正式签订劳动合同。

- 例如,一些企业会先让劳动者试岗3天,试岗通过后再签订劳动合同进入试用期。

- **试用期**:

- 试用期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条款之一,是劳动合同的一部分。劳动合同的签订是在双方已经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的基础上进行的,试用期则是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双方的进一步考察。

- 劳动合同中会明确约定试用期的期限、工资待遇、工作岗位等相关内容,具有更强的法律效力和约束力。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BOSS直聘立场。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