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停止精神内耗

精神内耗,说白了就是无休止的胡思乱想,包括对犯过的小错误和别人的负面评价耿耿于怀,困在过往不好的记忆里。还有就是自我怀疑,包括对自身能力的质疑,对未来的迷茫。

除了以上两方面,社交恐惧,过度思考,高度敏感,负罪感太强等等,都与精神内耗密不可分。

这些负面的情绪导致我们很容易陷入自责,自省;时刻被他人的话语和行为影响情绪;做事没有效率,优柔寡断,总是怕自己做的决定无法承担后果;接受不了自己的不完美,甚至厌恶自己;把自己搞得很累,身心俱疲的那种累。

停止精神内耗的方法,说起来简单,无非就那几个,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避免过度思考,处理好人际关系,专注当下等,但做起来真的很难,大多数人其实模糊的知道该怎么去做,但知易行难,导致解决内耗这件事本身,也变成了一种内耗。

说几个自己亲身在做的,不那么泛泛而谈的方法。

1.理性分析所面对事物的复杂程度。就是不要把即将到来的或即将要做的事情复杂化,长时间纠结做不做,如何做,能不能做好,就是在犹豫和思考的过程中把事情复杂化,甚至妖魔化,产生无形的压力和无力感。而就是这种思考和犹豫,消耗了很多能量和意志力,其实大部分事情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需要我们理性的分析事情的难易程度,或者直接上手去做。就像之前无意中看到的这句话,一直收藏着:

“站在一边看,躺在床上想,怎么都觉得难,等你真正去做了,发现也就那么回事儿。”

停止幻想,停止不必要的思考,立即行动起来。

2.树立自己的标准,不讨好,懂拒绝,不轻易妥协。刚毕业初出茅庐那会儿,啥也不懂,加上自己性格内向,工作中,社交中,各种讨好,妥协;同事朋友让帮的忙,为了让领导满意,接手自己不擅长的或额外加的事情;人际交往中说错一句话,被别人调侃几句;偶尔被无视,没回应,这些都会让我陷入反思。后果就是,加班加点,累死累活,吃力还不讨好,然后是恐惧社交,逃避社交,最可怕的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脑子里一遍一遍回放这些事情,为这一切自责,后悔,失眠。

而这样又会影响第二天的状态,导致效率低下,犯小错误说错话,再自责,就这样陷入了无尽的循环中。懂得拒绝,勇敢说不,保护自己的利益和心情,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3.放下过去,注重当下,聚焦未来。说人话就是,不要对过去得那些人和事忧思,悔恨。把注意力放在当下和未来,做些能提升自己普适技能和专业技能得事。有这样一段话说的很中肯:“人活一生,难免有遗憾的时候。 一时的反思可以推动我们进步,长久的懊悔只会令我们步履维艰。 你要相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昨日失去的,明日必以另一种方式补偿你。 与其沉湎于不能改变的过去,不如坦然放下。 毕竟,我们无从改变过往的遗憾,却可以决定未来能不能不要留下遗憾。”

4.自信点,不要给自己设限。有时候我们感到痛苦,并不是实力不够,而是在心里设定了一个高度限制。《思维方式:新的成功心理学》中提到一个成长型思维的概念。”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有难度的工作可以提升他们的智力和能力。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个人倾向于选择能够帮助他们学习和培养新技能的目标(即便他们最开始可能失败),在面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能够坚持更久并秉持乐观的态度。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是自我实现的一个重要元素。

有意培养成长型思维,丢掉那些自我怀疑、自我贬低的口头禅和想法,在自我否定中解脱出来,把自我否定。接纳自己,认识自己,积极尝试各种事情,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不断深耕,突破自己。

5.积极沟通。有些事情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明白,解决事情的,非要藏在心里反复纠结。不论是亲近的人还是陌生人,积极的沟通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能有效防止我们自己精神内耗。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积极听取他人的声音。

6.直面内心恐惧。《认知驱动》里有一段对我影响很深的话,原文照搬:”一些严重抑郁或精神失常的患者有时需要接受催眠治疗,而心理催眠师在治疗时使用的一切手段其实都只为做成一件事:唤醒潜意识里的痛苦事件,让患者重新面对它、看清它、从而将其彻底化解。记住,任何痛苦事件都不会自动消失,哪怕再小的事情也是如此。要想不受其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化解它,不给它进入潜意识的机会;即使已经进入潜意识,也要想办法将它挖出来。所以,当你感到心里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难受的感觉时,赶紧坐下来,向自己提问。到底是什么让自己烦躁不安?是上台演讲、会见某人,还是思绪纷乱?具体是什么让自己恐惧担忧?是能力不足、准备不够,还是害怕某事发生?面对困境,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做不到或搞砸了,最坏的结果是什么?一层层挖下去,直到挖不动为止。坦然地承认、接纳那些难以启齿的想法,让情绪极度透明。虽然直面情绪不会让痛苦马上消失,甚至短时间内还会加剧痛苦,但这会让你主导形势,至少不会被情绪无端恐吓。恐惧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货色,你躲避它,它就张牙舞爪,你正视它,它就原形毕露。一旦把它看得清清楚楚,情绪就会慢慢从潜意识中消散,你的生活将会舒畅无比。”更多的内容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这本书。

7.其他的一些:做事果断,不要犹豫。拒绝宅腐,多接触新事物。不要拖延,雷厉风行,避免陷入自责中。不要活在别人眼中等等。

其实根据我这些年得自我探索和救赎得经验来看,这些做到真的挺难的,从克服自卑内向、积极改变、解决内心恐惧,到自我探索、停止内耗、专注当下和未来目标等等。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却又能不断带来正反馈的过程,一次次的挑战,适应挑战,就是一次次克服内心恐惧的过程。这些东西都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强联系的。希望你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完成自我突破。

没有任何心理学背景,全是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悟所写,我的其他回答也是。有共鸣者欢迎探讨和指教,也是真心希望能帮到你,哪怕一丢丢。

所以,你看完若还不知道怎么办,那么,说个简单易行的:停止漫无目的的刷手机,碎片化信息带来的高刺激感同样是无底洞。

如果现在是深夜,去哔哩哔哩搜一个冥想放松助眠类的视频音乐,跟随指引,放松自己,安心休息;

如果是工作学习之余,打坐冥想,闭目养神,然后全身心投入到解析来的工作或学习中;

如果对即将到来的事惴惴不安,焦虑。停止思考,别再想如果搞砸了、做不好、办不到之类的,这是预期性焦虑在作祟,马上去做,或者做一些充分的准备工作,所有事都会迎刃而解的,就像开头提到的:站在一边看,躺在床上想,怎么都觉得难,等你真正去做了,发现也就那么回事儿。顺便说一句,有能力承担别人对自己的失望也是必修课,我们并不是超人,不能做到无所不能;

如果因为怕辜负了真心对自己好的人而陷入焦虑,尤其是父母,那么你大可放心,真心希望你好的人只想你过的开心幸福,即使做法和态度不同或者暂时不能让你接受,但出发点都是好的,沟通是最好的结局办法,所以,给他/她打个电话吧,发个消息也行,然后,去做想做的事。

如果是因为工作的事情,找不到工作、对当前的工作不满意、裸辞型焦虑,那么正好,我也在经历这样的事,我的做法是,让自己静下来,给自己定个规矩,保持自律。别放纵、别熬夜、按时起床、三餐按时进食、锻炼;认真做一顿饭、好好修改下求职简历、出去转转、做下职业规划;然后,专心求职;

如果,你在担忧未来,思考人生,思考生命的意义,那么,告诉你一个秘密:“过度思考人生会便秘“,中国人不骗中国人,不信?你去厕所试试。是停止思考,还是要思考到便秘,你自己斟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BOSS直聘立场。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