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人设置年龄门槛真的合适吗?

我是一名大龄求职者,近些年因为疫情等大环境的影响,遭遇入职公司破产、自己创业也失败的经历。于是我又踏上了求职之路。我一直坚信能力才是王道,从未想过年龄也会是门槛,但经过这段时间的简历投递,突然发现,很多时候年龄就把我卡在了第一道关卡(在这里也非常感谢那些看了年龄还给我面试机会并邀请我加入的公司,祝你们生意蒸蒸日上)。所以,我想用辩证的方法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年龄是否应该是用人单位的门槛。

通过这段时间的求职历程,包括结实了很多HR的朋友,与她们以及和一位做了十几年人力资源的老友的交流,我大概归结了一下为什么很多公司不要大龄的原因,但我也想辩证一下他们的想法,也许不够客观,但绝对真实,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1、基层岗的职位是否必须要有年龄限制?

我看了很多企业,在发布招人要求的时候,大多基层岗,比如销售运营,商务经理、程序员、设计师、助理等等,企业都会直接标注年龄要求,有些35岁以内、有些32岁,更有甚者写着不超过30岁。当然也有没写的,于是我尝试了一下没写的公司,有些公司会在我的友善的沟通下回复我:“不好意思,您的年龄不符合要求”。而不会回复我的公司——由于我这十几年虽然换了几份工作,但从未换过行业,想投的公司大都有认识的朋友,所以不回复的企业我也会让朋友打探到原因,结果回复仍是:“用人部门对年龄有要求”。这个问题,我与好几个HR探讨过,也与很多作为公司部门的领导交流过,他们给我的理由无非就几点:

1)基础岗位需要执行力,年轻人做基层更有干劲,尤其是开发设计等工作,加班熬夜是常事,大龄不一定扛得住;

我想说的是,是否有干劲与年龄无关,而是跟个人的精力分配有关,年轻人更有活力有体力这没问题,但精力分配是个人的意愿,不是所有年轻人都有意愿把自己的精力全部分配给工作,因为年轻人比年长的人生活内容更丰富,他们除了工作也许还有恋爱要谈,也许还有很多社交,可企业只关注了大龄人会把精力分配给家庭(尤其是女性)的时候却未想过年轻人的精力也未必都完全分配给了工作。反而大多数大龄人因为多了一份家庭责任感,则更会尽心尽力的去工作目的是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单从这点出发,很多大龄求职者会更有干劲。

2)这么大年龄了还在做基层,肯定是能力不行?

其实这个问题反问一下大家心里就明白了——“一家企业有多少管理岗需求?”,很多投递基层岗位的大龄人,并非一定是自己能力不行又或者自己定位不清楚,而是求职者看中了这家企业而并非职位,看中这家企业的原因无非就是从行业匹配度、薪资待遇、企业发展等等来考量的(总要让别人图一样吧),可此时很多企业看到这样的大龄简历投递基层岗还没面试就否定了他们的能力,让这些大龄者失去了面试的机会。当然也有一些大龄人投递基层岗是因为他们本身就不想做管理岗,他们非常清楚,自己的适合什么样的岗位和工作内容。难道说大龄就不配做基层吗,基层一定是年轻人比大龄人做的好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为大龄人会更有工作经验,心智更成熟,也更稳定,但这点往往会被用人单位所忽略。

2.无论是管理岗还是基层岗,大龄者都不太好管理?

之前和一位HR聊过,因为总经理很年轻,所以招来的副总和各部门领导最好要年轻点,要不然不太好控制和管理。在这里,我其实一直有疑问,能否管控与年龄真的有关吗?而所谓的管控目的又是为了什么?企业招人的宗旨是为了引进人才为企业创造价值和效益,如果处于这个出发点招聘,年长的往往工作阅历和经验都很强,反而是一个优势,尤其是管理岗。所以我想从这两点来讨论一下。

1)大龄=不服从?

很多用人单位会有一个固有的思维觉得大龄的工作者本着自身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足够阅历,所以就算岗位级别较低也不一定会服从年轻上级领导安排,因为他们会“倚老卖老”,按自己的思路来。但大家是否思考过,你就算招来的是年轻人,也不一定都会服从。往往别人给年轻人不服从管理的定义大多有以下几种:“太年轻了,还不够成熟,工作久了慢慢就好了”、“思想比较独特,有创新,只是阅历少,思考还不够全面!”、“从小没吃过苦,不服管也很正常,打磨打磨就好了”......,但这些不服从的行为在大龄身上就变成了:“年纪大、思想比较固化了,很难改变”、“已经跟不上时代了,毕竟年龄在那里摆着,阅历、思想还是以前的那一套”、“仗着自己有经验,倚老卖老”......。同样是不服从,大多数公司对于年轻人的不服从是有可接受空间和理由的,但对年龄大的工作者是无法接受的,而且用人单位说的最多的是:“你都这个年龄了,如何如何”。我想说的是,成熟与否与年龄无关,服从与否也与年龄无关。但希望用人单位多给大龄求职者一些机会,毕竟其中的一部分和年轻人一样,有愿意“服从”的心。同时,当在工作中,往往大龄者对于处理一些事情的方式与年轻领导有冲突时,年轻领导能否可以不要带有偏见的觉得是对方倚老卖老,而是共同去思考这件事是不是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因为有时候不得不承认,老的方法比新的方法更有效果。但我相信更多管理者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能力是不如下属的,也不愿意别人影响他的权威。这就是年轻管理者不愿意招大龄下属的最根本最实际的原因之一。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的无能,包括我自己。但人无完人,再优秀的领导者也不可能面面俱到的,所以那些敢用大龄且有能力的年轻领导是很有魄力也是更能认清效率比面子重要的智者。

2)大龄=精力不够、能力不行,效率低?

这种说法其实很容易辩证,精力是否足够永远不是年龄的问题,而是每个人自愿的精力分配方式,有些人就是愿意在工作上分配更多精力,又或者自己有提高工作效率的办法能比别人更高效更快速的完成工作。如果说大龄精力不够,那么年轻人精力就够了?也不一定吧,年轻人需要社交(恋爱、交友等等)、需要娱乐(游戏、旅行等等)、当然也有需要自我提升的(非本职工作的提升),用人单位如何就能保证你招来的年轻人精力就给你公司?再加上工作经验不足,那能力就更不行了,效率自然也会低。而大龄的人大多数都背负着家庭的责任,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减少了社交、娱乐等项目,这样的人大多精力都是为了家人更好的生活,而把大部分精力分配个工作的,他们的重心也就只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徘徊,这样的人会担心他们没有精力和能力吗?所以,不要对大龄求职者有那么多主管偏见。除非大家都不会老。

3.中国都步入老龄化社会,还有多少所谓的优质的年轻人能提供用人需求。

2021年10月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2.64亿,约占总人口的18.7%,65岁以上人口比例已达到13.5%,接近深度老龄化水平(14%)。同时,近年来低生育水平已成为常态。”。这是去年的统计数据,今年数据仍在递增,试问按这个数据来看,用人单位的招聘年龄限制是否给自己设了一道门槛,25-35岁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自己终将有一天一会到35岁以上,自己是否先把自己淘汰再找年轻人呢?这本是个伪命题。也不需要深入的是叙述。大家想想就明白了。我经常会听到一种声音:“现在找工作的人多呢,不怕招不到人”,请问招到人和招到合适的人、有能力的人是两回事,所以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就不难想不明白。

其实,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说大龄求职者就一定好,而是希望社会、企事业单位都可以给大龄求职一些平等的求职机会。也许他(她)们给你们带来很多惊喜。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想法欢迎讨论,但不吵架哦!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BOSS直聘立场。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