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实施框架-从战略到运营



Point:通过计划运营、经营分析、组织绩效、流程管理及信息化&数字化等规范化运营工具 ,推动经营战略(商业成功) 达成。

上一千字文跟大家分享了“从战略到绩效”的逻辑框架,其目的是通过系统性的绩效管理、让战略规划在企业得以落地;今天继续分享战略实施的话题,如何从运营的视角去落地公司的战略规划呢?

image.png
战略运营模型

战略实施仍然回到战略的起点,那就是战略的实施终极目标是让企业获得商业成功——行业地位、盈利能力,获得商业成功也是公司愿景、使命的应有含义。一般而言,企业的商业成功必须交付客户具有足够竞争力的产品/服务,才能获得在客户心中的地位,才能获得企业需要的价值——内部经营一般表现为企业的经营结果;从内部视角去看,获得经营结果有两个很大的前置条件:销售和收入、生产和交付。

销售&收入:是客户获得企业的产品/服务后,愿意支付给公司的成本、是公司需要的价值;

生产&交付:生产时销售的输入、交付是实现对客户的承诺;

也许大家看到这里、似乎觉得在谈制造业的供应链,其实不是;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从大运营的视角去看待如何确保企业获得商业成功;战略运营的一个观点:大运营+小运营;

小运营路径:基于战略的制定,通过运用工具、管控运营过程,以让企业达成相应的战略目标;二者是殊途同归!

所以,如本文Point、我来和大家谈谈小运营的,如何实现从战略到运营的落地;

如图所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无外乎“事业计划、经营分析、组织绩效、流程管理、会议机制、信息化/数字”等围绕战略目标实现,而打造的运营机制;这些机制系统的来为战略目标服务:

事业计划:具体到为5年的SP和年度BP,这是战略运营的基本盘,失去这个基本盘,整个运营机制失去价值;

经营分析:对公司经营所表现出来的财务资料或数量性资料加以分析,以判断企业经营的成果、并对未来的经营活动进行规划;

组织绩效:通过将战略目标层次分解成各级组织的KPI,采用PMCA的模式进行过程管理;

流程管理:在做好基础流程平台的基础上,通过识别影响战略、经营的流程进行诊断优化、固化、再优化,服务战略、同时也是内部运营的"护城河";

会议机制:构建MS-9会议体系,从战略制定到过程管理、以及日常管理过程进行分析改善,用会议模式支撑战略实施;

信息化/数字化:以上几种工具都可以通过信息化实现,以提高效率;同时进行数字化建设,理解数据深层次的价值、以及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获得企业发展的价值点。

“5+1”的战略实施模式比较常见,可以有效的去落地企业年度战略,以获得企业更好的发展。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BOSS直聘立场。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