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在媒介对于信息导向局限的思考?大家有何看法?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好久?
回答·4
最热
最新
- 作为一位 UI 设计师,您为何如此跨界去思考? 从本质上说,这大概属于一个互联网信息公司里产品开发总监或市场总监去考虑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的提出,似乎有些超前了! 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字节跳动没做到!其它新媒体自然也没做到! 至于旧媒体,自然不必说! 关于信息导向的局限,其一,内容单一;其二,内容不深入;其三,内容不活化,没活化成适合你我的灵魂需要。 其一,内容单一的原因,其核心在于 IoT 万物互联还没做到,简单地说就是,手机与你我的衣食住行相关的一切用品,没形成互联,于是,导致了对每个个体的行为喜好缺乏足够研究,于是乎推送给我们的内容要么单一,要么浮于表面! 今天的小米手机,在它的生态链上试图与万物互联,但就信息推送这块领域来说,小米似乎还没去思虑这块,而字节跳动显然需要与小米进行跨界合作,不然,新媒体推送给大众的内容会越来越匮乏! 其二,内容不深入的原因,其核心在于至今还没有一个平台,进行去中心化! 他们迫切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针对你我的一个具体的提问进行情景化的设计,比如为寻求一个解决方案,需要进行多层递进深入式设计,需要进行多种渠道、方法征求的第三方机构、专家的资源链接,需要进行在解决方案上的甄选指导,比如类似我们购物一样以购买后评价为参考,提供给每个提问者一个相对更缜密的解决方案,以及在后续的执行上,需要信息指导提问者如何去目的地,去联系谁,得准备多少钱,得准备什么资料……,我们都需要足够清晰的内容链接(其实,这个领域商机无限啊)。 要知道,对于每个个体,我们需要的不是信息本身,我们需要的是系统帮我们进行梳理后,指导给我们的一个个解决方案,但是,在今天,还没有哪个企业做到,也从未有这样的一个企业试图去涉足。 所谓的百度,所谓的谷歌,远远做得不够! 它们的系统,完全需要去中心化,完全需要针对一个个个体进行信息需求的定制化开发。 而做到这点,开发这个个体信息解决方案的公司必定具备足够信息,足够资源,并与拥有这些资源(产品、服务、技能)的第三方企业、机构、意见领袖、个体专家进行联动,互惠,踏实,利民,需要这个公司走出去,实地考察这些第三方企业、个体,而不是开发系统的员工坐在电脑旁,对着屏幕,一味地把问题抛给第三合作方,以及一个个对信息需求的个体。 这样的媒介信息提供商(企业),必须是信息的采集者,必须要信息的梳理者,必须是信息的甄选者,必须是信息的优化者,必须是信息的更新者,并在底层信息的供应上善于与其它企业进行合作,这些企业,比如未来的小米,未来的格力,未来的老板,未来的日立,未来的美的……,与未来的一切联合探测到每个个体衣食住行行为习惯的公司合作,做到万物互联,拥有着对每个个体的行为进行不断研究并更新的大数据。 其三,内容不活化的原因,其核心在于我们没把需求信息的人当人,当作了一个个机器。在界面的设计上,在图文视觉的呈现上,我们是否在一开始就已经了知了这个信息需求者的审美层次,行为习惯,思维层级,兴趣爱好……,比如,这个个体喜欢猫,在属于她的界面上,是否植入了有关猫的视觉,有关猫的趣味化故事,是否将内容栏目条设计得更卡通些,是否个体在人机对话提问时,系统能模拟各种猫的可爱声音来层层递减式追踪到这个个体最真实的需求…… 这一切,都有待于万物互联 IoT! 不过,作为一个 UI 设计师,有这方面的思考,的确很好! 您是一位很好的思考者。 但愿以上,并非答非所问,希望能给予您一点小小的启示。
- 什么媒介信息导向。。。不就是大数据给你推送对口味的信息吗。少上网,多读书。🌝🌝
- 楼上说的对,扩充自己认知世界只能读书。
- 这个问题说白了就是现在的媒介渠道太多了,不好选,另外各种媒介上类似的信息太多了,消费者不好忽悠了。别提什么媒介的信息导向,现在央视的信息,受众就全都相信吗?企业做好自身的东西,别净想着坑蒙拐骗,玩大忽悠那套,受众自然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谁都不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