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
回答·10
最热
最新
- 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 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是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艺术中的两种重要绘画风格,它们在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影响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 历史背景 巴洛克风格: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盛行于整个欧洲,特别是在天主教国家。巴洛克风格与当时的宗教改革和天主教会的推崇密切相关,强调豪华、浮夸和矫揉做作的表面效果,充满动感和强烈的奔放韵律感12。 洛可可风格:继巴洛克风格之后,主要在18世纪初的法国形成,特别是路易十五时代。洛可可风格更加小巧、精致、甜美而优雅,注重轻快纤细的曲线装饰,效果典雅、亲切14。 艺术特点 巴洛克风格: 豪华与浮夸:使用贵重的材料,强调豪华和气派,注重强烈情感的表现,具有刺人耳目、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3。 运动与变化:巴洛克艺术极力强调运动和变化,具有强烈的动感和空间感,常常融建筑、绘画和雕塑为一体34。 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如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并吸收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的一些因素和想象5。 宗教色彩:巴洛克艺术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地位5。 洛可可风格: 小巧与精致:洛可可风格更加小巧、精致、甜美而优雅,喜用轻快纤细的曲线装饰,效果典雅、亲切14。 轻快与纤细:洛可可风格的线条更加轻快纤细,更偏重欧洲宫廷风格,多运用贝壳的曲线14。 繁琐与装饰性:洛可可艺术特征具有纤细、轻巧、华丽和繁琐的装饰性,多用C形或S形曲线和清淡柔和的色调4。 自然与不对称:洛可可形式最显著的特征是不对称,并以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形象作为主要的装饰语言4。 文化影响 巴洛克风格:不仅在绘画方面,巴洛克艺术代表整个艺术领域,包括音乐、建筑、装饰艺术等,内涵极为复杂。巴洛克风格的兴起与当时的宗教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天主教的推崇23。 洛可可风格:洛可可风格在室内排斥一切建筑母题,更加注重个人快乐和轻松的生活方式,画家擅长描写轻浮而逸乐的贵族生活6。 总的来说,巴洛克风格强调豪华、浮夸和动感,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和综合性;而洛可可风格则更加小巧、精致和甜美,注重轻快纤细的曲线装饰和生活化的场景描绘。这两种风格在欧洲艺术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 告诉大家一个方法,那就是在别人评论区回复,回复的字数一定要15字以上,就像我这样,我就是在活跃账号
- 一、起源与发展背景 巴洛克风格: 产生于1600年至1750年间的欧洲,特别是在反宗教改革时期的意大利兴起。 发展于欧洲信奉天主教的大部分地区,后来随着天主教的传播,其影响远及拉美和亚洲国家。 与当时的宗教有着紧密的联系,既具有宗教特色又带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洛可可风格: 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很快流行于整个欧洲。 是在巴洛克风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 反映了欧洲封建贵族文化的衰败,表现了没落贵族阶层颓丧、浮华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绪。 二、艺术特点 巴洛克风格: 强调线形流动的变化,色彩华丽且丰富。 追求豪华、浮夸和矫揉造作的表面效果,具有力量感、空间感和立体感的丰富变化。 融建筑、绘画和雕塑为一体,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 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大多数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 构图复杂,运动感强,常常采用大小不一、剧烈运动的弧线和无穷的、大量反复的群曲线,以及交叉、对比的线条。 洛可可风格: 比巴洛克更加小巧、精致、甜美而优雅。 喜用轻快纤细的曲线装饰,效果典雅、亲切。 多运用贝壳的曲线,以及C、S形或漩涡形的曲线和清淡柔和的色调。 形式不对称,以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形象作为主要的装饰语言。 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 三、应用领域 巴洛克风格: 广泛应用于建筑、雕塑、绘画、音乐等领域。 代表作品如巴洛克艺术大师贝尼尼的作品。 洛可可风格: 最初出现在建筑的室内装饰上,后来扩展到绘画、雕刻、工艺品、音乐和文学领域。 代表作品如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宫廷建筑和装饰。
- 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其实是一脉相承的。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华丽和更华丽,繁富与更繁富。巴洛克出现的早一些,一般指的是路易十四统治时期(1643 - 1715)。而洛可可紧随巴洛克,出现在路易十五统治时期(1723 - 1774)。 产生的地点上来看,巴洛克风格产生在意大利,洛可可风格产生于法国。 巴洛克与洛可可这两种风格来看,都是富丽堂皇,金光璀璨,令傻傻们分不清楚。 巴洛克:时尚时尚最时尚的红色高跟鞋,就是“太阳王”路易十四设计的,别小看这双鞋的款式,在当时只有皇室和贵族才有资格穿。开创了史上男装风格最骚妩媚的先河。 洛可可:洛可可风格的男装已经可以看出来现代西装的影子了,在洛可可的男装设计中经常能看到前短后长的设计,同时也能看出来领子部分的设计开始讲究了许多。 绘画 巴洛克时期的典型代表画家有:鲁本斯,伦勃朗,凡戴克,贝尼尼等,画作的宗教题材浓厚更强调光影的对比和变化。 洛可可时期的画作中几乎不再出现神,圣人而更多的宫廷的朝臣,贵族,描绘上流男女享乐的生活,颜色更加的细致淡雅,顺便加插一句,洛可可时期的女装也流行起了小碎花的装饰,整体的艺术风格有偏向淡雅,柔和的趋势。这也和洛可可艺术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东亚艺术的影响有关。 重点:巴洛克是建筑风格,而洛可可是装饰风格。你可以说一个建筑很巴洛克,但是不能说一个建筑很洛可可,不过可以说一个建筑的室内装饰很洛可可。 圣卡罗教堂/波洛米尼(巴洛克风格代表 凡尔赛宫(洛可可风格代表室内设计) 洛可可室内风格的特点是: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多于用轻快纤细的装饰和贝壳的曲线,家具也非常精致偏于繁琐,又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 洛可可式的装修风格在如今的建筑装修中依然颇受欢迎。我想与洛可可这种追求的纤巧、精致、华丽的风格是分不开的。也和现代人想要传达的一种精致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形态相契合。
- 这样理解就容易了,从上帝到人间
- 热评科普的好。。。。
- 巴洛克艺术题材上体现宗教色彩,强调夸张、激情、打破均衡、非理性的特点,从巴洛克建筑《罗马圣卡罗教堂》来谈,善用曲面穿插和椭圆形空间,形体曲线化、变形的建筑元素,充满流动感和立体感。从巴洛克美术来谈,弗兰德斯画家鲁本斯的作品《阿玛戎之战》,画面气势激越、色彩流动、线条飞旋,人物造型服从于连续性的运动,给人以强烈动感,气势磅礴,情感奔放。画家鲁本斯的作品《夜巡》画面明暗对比画法强烈,光线塑造形体,充满戏剧性。 洛可可艺术开始摆脱宗教题材,取材于希腊罗马神话,具有轻快、精致、细腻、繁复、纤弱、柔和的特点;不对称构图,人物纤细;色彩奢丽、柔美、明快,流行色为象牙白和金色,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优美、神秘。装饰倾向自然主义,善用贝壳、漩涡、山石等自然元素。法国画家弗拉戈纳尔《秋千》画面构图富有动感,情节滑稽,笔触飞舞,少妇的粉红色衣服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对比鲜明,“红袖脆软”的香艳场面描绘得入目三分。画家布歇的作品《沐浴后的戴安娜》,画家细腻描绘了女性的肌肤,体现了洛可可的浪漫与轻挑的特色,满溢着奢华、艳丽、细致以及诉诸感官的装饰风味,以及画家的丰富情感。
- 如果用性格来比喻一个直爽热情一个温柔细腻洛可可是娘版巴洛克哈哈 还有帝政风也是要简洁一些
- 巴洛克和洛可可的形成和演变,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巴洛克形成好发展时期,当时欧洲正处于探索和扩张阶段所以与之相对应的具有动感暴力的巴洛克风格自然的出现了,到了后期,愈发繁荣的社会环境促使了洛可可风格的形成,愈发的繁复奢华。
- 不用理解。或百度谷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