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律角度来说,购买「小产权房」和「商品房」的利弊分别是什么?

回答·10
最热
最新
  • 个人认为,刚需角度,小产权房性价比更高,大多数人选择商品房,主要是是安全感需要,觉得小产权房有潜在的风险,但中国有近五分之一的小产权房,从政策上不允许大面积的人流离失所,所以不用担心哪天因法律出台而失去住房,但小产权房和原房东可能会出现纠纷,而这种纠纷因人因房不同而不同。
  • 小产权房转让不能办理变更登记,只有一纸房屋买卖合同证明,无国家机关信用背书,升值空间较商品房低,但好处是购入价格也低,地段好的话租售比更高,跟公寓一个道理。
  • 小产权房的买卖合同无效,且不能办理房产证。商品房,一般而言,合同是有效的,且可以办理产权证。
  • 小产权房属于权利瑕疵的房,相当于买了产权房剩余年限的使用权,买受人不是所有权人;商品房能过户,成为使用权人,且 70 年年限到了自动延续
  •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按照我国目前的法律无论购买小产权房和商品房都有利于个人享有的权利,但弊于个人使用的范围不同,如个人没有长久安排,根据个人需要两种都可以购买。
  • 小产权房所签订的合同只会产生债权效力 并未发生物权变动。 买受人基于合同所产生的债权而占有该房屋 并进行居住 修缮等基于物权而产生的物权权能,也就意味着你并不是所有权人。本人擅长合同法 公司法 劳动争议纠纷处理 希望得到各位大佬工作机会 寻求一份合适工作
  • 1、怎么说呢?买过商品房的人,都不知道小产权方业主的难处和痛。商品房顾名思义,具有不动产中非常高级别的流动性,跟不动产相关的所有民法典的作为在此都十分畅通。举几个零散的例子: ——抵押。抵押是为了业主自己还月供房贷,也可能为了别的什么生意,商品房是最好的融资抵押品以及生意上的增信来源。实现了民法典物权法里头担保对于整个经济的商业意义——增加交易的频次和杠杆,盘活房屋抵押贷款,助力未来的直接融资推广。 ——预告登记。这种规范的政府管理行为,虽然在国内并没有十分广泛商用化,窗口管理也并不市场化、服务化很高;但是民法里面有、国土局管理制度有,就已经搭好了架子,对整个不动产登记变更的行为,做了很好的预先风控后门。是排除诈骗、一房二卖违约和道德风险的利器。 ——交易。二手房交易和一手房交易,都需要这个产品是处于法制框架下的流通物,房地产能够这么红火多年,商铺、公寓、商品房都是主流交易的载体。交易是实现房产增值的最主要的方式,不管司法拍卖如何成熟、套路,正常的商品房交易才是主流。   相比于小产权房,商品房没有太多可埋怨的地方。也许一线城市的房价比较令人蛋疼吧。   2、小产权房,也有很多种,城中村的绿本房、军产房等等。后背透射的是与民法不动产体系不相同的规则。在国内,村的法律关系和军队法律关系,前者是政策导向、民法辅助,后者有独立的司法系统,都不是一般自然人能够驾驭、等待和预估的。不能做登记簿的交易会让人非常不踏实,用纯合同的方式去驾驭房产物权也是小鸡儿拉河马(债权弄物权,费劲)。更不要说集体用地、农用地等特殊的产权结构和习俗,这都不是法律单独能够解决的事情。有时候,房子因为违建还被拆了,薄弱的合同债权根本无力阻止。疯魔之时,就是法律意识打通之处。   订阅号:  法元外 worth so TM
  • 小产权:能住能租不能贷款,转卖买方会比较介意产权问题。未来法律健全,可能会补缴费用或者房屋被拆。优点:便宜。
  • 小产权房后患无穷,以后有了纠纷合同都无效
  • 小产权房不是法律上的概念。我国的民法没有对这一名词进行过规定或解释。 生活中我们所称的小产权房屋,通常指没有获得相应规划、建设批准手续的房子。因为我国法律的规定,城镇房屋应当经过规划批准并且获得建筑工程的相关批准手续。如果没有相应的批准手续,则可能被认定为违法建筑。未来城市管理过程中,可能被政府强制拆除,并且不会给予赔偿。但也正因为存在这种巨大风险,所以小产权房的价格非常低,甚至可能只有正规商品房的百分之三十,所以小产权房的唯一优势就是价格优势。如果非要说有第二种优势,不受限购政策影响。但是这个优势其实等于没有,因为未来某一天可能因为属于违建就会强制拆除,政府是不承认这属于合法的财产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