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教培从业者都是如何转行的?
大环境变了,许多教培行业的牛人不得不去别的行业谋职了,但是教培领域的很多岗位,例如老师、教研、辅导等等,并不存在于其他行业。
那么大家都是如何成功转行的呢?都有哪些方法呢?
回答·9
最热
最新
- "我其实挺不舍得转行的,大学读的就是师范类学校,自己也挺愿意当老师,因为觉得女孩子出来当老师是个挺不错的选择。之前所在的机构,好不容易熬过疫情,却没有躲过政策。后来一个朋友建议我要不要试试知识付费行业。 后来简历投了一家还不错的知识付费的公司,面试的时候,发现面试官对我写得教案挺感兴趣。我就顺着这个“关键成果”介绍了好半天工作,最终就面上了。 工作之后,我还挺适应的,相当于把教案换成策划案和包装文案来做,还不用面对面授课,反而觉得更轻松了。不同的,面对的学生,从过小孩子变成了成人,不过使用我们产品的用户女性偏多,我做起来还挺得心应手的。"
- "和很多原来同事相比,我觉得自己是非常幸运的了。我本科和研究生读的都是化学专业。但是本专业的工作,收入和发展确实太一般了。前两年在线教育是个风口行业,所以研究生还没有毕业,我出来实习就想着去培训机构当老师,这样收入会可观很多。在某家头部 K12 教培机构里当了一年多化学老师后,我有时候就会想:如果一直当老师当几年,是不是将来就只能当老师了?这样我在职业上的选择是不是就非常单一了?所以,在去年年底,我就毅然决然辞职了,去了另外一家也是头部的教育公司做 HRBP。当时离职时很多人不理解,领导也是想留我。看看现在这个双减政策,觉得自己当时的选择太对了。我现在虽然需要二次跳槽,但是 HR 是每个公司都需要的职位,所以选择就有很多,还是比较顺利地找了一个企业培训的工作。 其实我觉得,转行除了要观察外部行业和市场的变化,更要想想自己有什么优势能做什么,擅长做什么。比如我之前做老师,让我一个原本的输出型人格,变得愿意耐心听孩子的真实想法,以便解决问题,这对于做人力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能力,倾听员工底层诉求。再比如现在做企业培训,经常要给大家讲课,需要口才,需要把知识讲清楚讲明白,这对于当过老师的我而言,其实很简单。 当然,要说转行很轻松完全没难度那也是骗人,比如人力板块的专业知识,以前都没接触过,需要重新学,刚开始是优点吃力,但是工作哪有简单的呢?我后来是自己自学,然后经常请假别人,再加上踩了一些坑,不到两个月,就基本上掌握了。啦啦啦!
- 不关艺术类的事吧,只是学科类的
- "我大学学的是市场营销,对营销类的知识也很喜欢。后来大学毕业那年,刚好是在线教育蓬勃发展的时期,好几个头部 K12 教育机构都在大规模招辅导老师,我投了简历面完试很顺利就拿了 offer,而且发现给的也还行。不过后来做了一段时间辅导老师,发现自己的工作成果不算很突出,工作热情也不是很高。反而是和做信息流的同事接触之后,对他们的工作内容,我特别喜欢。自己就看看相关内容的文章就当自学点基础,甚至平时多找他们去交流,名义上对接工作,实际上是去请教问题,算是给自己开小灶吧!最近遇到政策来了,整个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动。我正好就转了出来,找了一家小型的乙方公司做信息流投放的工作。 刚开始也有些不适应,比如工作强度挺大的有时候自己真吃不消,不过路是自己选的,也是自己的兴趣,坚持做下去,是可以适应的。现在每天我都感觉自己在进步,加上我的工作习惯是喜欢总结,我觉得自己很快可以做出好成绩。"
- 政策来了,公司很快就开始裁员了,我们这些辅导老师躲都躲不过去,本来还想着内部活水转岗,但是别的岗位都在关闭 HC,根本没机会。别的教育机构和我们也是难兄难弟,所以只能转行了。在教育公司里虽然叫辅导老师,但是销售的成分很重。所以我当时就觉得可以去其他行业的销售岗位看看。 济南这种二线城市里,互联网公司、大企业都不多,找了一段时间,决定先去线下房产中介当销售。 上手之后发现这工作一点不比以前轻松,大热天还经常在外面跑,不过最近开了些小单子,收入到还行。 只是觉得有点对不起女朋友,当初我拉着他一起去教育公司做辅导老师,现在不得不和我一起转行又做了房产销售。我是个男孩子,能豁得出去,当销售放得开。她挺内向,业绩也做得很一般。
- 年前辞职,年后刚开始找工作,还有一些培训机构再招人,想转行还是有一些不舍,面了一些说正在转型的机构,但是感觉风险还是挺大,感觉会有很长的一段难熬期,纠结,目前正在梳理想要转的行业,还没有确定的目标,焦虑中......
- 我在行政人事之中徘徊,考研也没考上,太难了
- 可以去学校工作,也可以从事其他文职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