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音乐有何区别?
回答·19
最热
最新
- 数字音频一般较大,可以无损压缩或有损压缩。有损压缩,是通过算法,对人耳不能轻易识别的高频和低频声音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文件相对较小。无损压缩的文件则相对更大。 一般来说,有损压缩对数字音频的音质并无影响。数字音频的音质好坏,主要与量化级、采样率等直接相关,也与录音设备、录音环境等直接相关。 常见的,有损压缩多应用于试听、小样、参考音等,因文件较小,方便传送,易于储存。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来进行有损或者无损的压缩。专业的音乐工作室,最后应该提交给客户无损格式的音频。 常见的有损格式 mp3、aac 等。常见的无损格式有 wav、flac 等。
- 你看视频的时候 4k 和 720p 有何区别
- 声音细节好坏的区别。
- 区别在于音频文件的码率和比特率不同。所谓的无损压缩理是尽可能的保证源文件的音质。说白了就是压缩强度的问题,压得越狠,音质损失越大,同时文件越小。反之亦然。但是,理论上任何的无损音源被压缩,都是有损的。 而且,音质有不可逆的特质。比如你用 128k 的 mp3 文件,输出成巨大的 wav 无损格式,你得到的音质依然只是 128k。所以市面上很多所谓的无损音源都只是无损格式,而不是真正的无损音质。 再一点,即使是无损格式,你的监听设备,线材也是很重要的。举个夸张的例子,如果不是木耳的前提下,用十万块的监听设备,有损无损你能立刻判断出来。区别会很明显。如果用 20 块的耳机,那恐怕再无损也听不出太大区别的。
- 有损音频主要是损失了音频中的高频分量。但是由于人耳的特性,听起来未必能听出来区别。
- 音频主要分无损不压缩,无损压缩以及有损压缩。无损不压缩一般指 Wav 格式,无损压缩一般是 Ape/Flac/Ogg 等格式,有损压缩一般有 Mp3/Wma 等格式,压缩指的是将音频文件体积存储量变小,但直接关系音质的并不是压不压缩而是无损和有损,无损就不多说了,那么有损是损到了哪里呢?有损文件主要针对人耳听觉不敏感的部分以及频段进行丢码的一个处理过程,主要丢码频段为次低频超高频以及泛音部分,有损越厉害,丢码丢的越多。所以有损压缩具体地说表现的结果是音频体积变小了,音质也随之变低了;那么无损压缩就是将音频体积变小了,但音质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但无损压缩需要单独的解码器才能播放
- 有损的 18k20k 基本压没了,可以说直接砍掉了,无损就不会,但是乐器 18k 往上可以增加临场感,没有了这些频段就失去了乐器本来有的一些元素,一般人如果不注意这些细节就觉得没有区别,如果注意就很容易听辨,比如提亲在大堂里得一些混响,还有空气感,听起来会不自然。
- 一个是有钱人听的一个是平民听的,好贵的人不会流躺在血液里,也不会出现在皮囊上,都是歌看心情
- 对有钱人用监听设备来听来说有区别,对普通人来说用个手机听没区别
- 你这个问题不严谨,无损自不必说,用直观的比喻就是你看一部二十多 g 的蓝光电影所带来的享受,压缩过的音乐是有压缩比的,比如常用的 mp3 格式的压缩比,现在比较好的是有非线性压缩的,最高比特率能到达 320 以上,你这种格式不是发烧友或是专业录音师,一般人几乎听不出来差异,但如果你说是十年前那种,一首 20 多 mb 的曲子,压缩成几百 kb 的效果,那种感觉一听便知,打击乐器可以压出气泡音,人声能压出哇音并且完全失真,整首曲子听起来,就像是用毛巾包着耳朵,然后把头扎进坐便器里冲水的感觉一样,我觉得不是先天失聪的人,都听得出差异,至于为什么说是扎到马桶里,因为这种压缩级别,已经能听出味道了,很早年间的互联网上音乐试听,就是这个德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