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HR 谈薪,还有哪些技巧可循?

回答·4
最热
最新
  • 其实目前的薪资基本都是透明的,我们在面试之前需要调查好这个岗位的薪资构成,然后面试多家公司对比,选一家适合自己的。 谈薪资的时候,作为 HR 肯定想要为公司省钱,你要心里面清楚这个职位在市场上值多少钱?值多少钱就谈多少。 要实实在在,即不要多要也不要少,你多要了后面创造不出来价值老板就会看你很难受,你少要了别人机会觉得你傻白甜老实人,段位低的人就会欺负你。 总结,薪资不是自己要出来的,要看自己值多少钱?
  • 关于谈薪,还有哪些技巧可循?如何实现“成本最低、录用最优”? 1.压价 VS 实价,哪个对公司更有利? 从表面看,HR 谈薪时压价,最大程度帮公司节约人力成本,看似对公司更有利。 如果按每人每月节省 1000 元计算,1 年能省下 12000 元,招聘 10 人,就能省下 12 万。当员工基数大,且流失率长期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整体的人力成本还能省下不少。 因为在正常情况下,谈薪时的薪资低于市场水平,候选人接下 offer 的几率直接减半,甚至为 0。 如果钱没给到位,心还委屈了,1 年内员工离职率比寻常情况会高出数倍,还可能带动其他人想离职。 更极端的是:当人人觉得拿多少钱出多少力,工资太少,干活没劲,老想摸鱼…… 照这么计算,至少 2 倍的招聘成本+3-6 月的培训成本+离职异动成本+再招聘成本+怠工成本+其他,压低工资每月省下的 1000 元,可能所剩无几,甚至还得不偿失。 压价在帮企业省下成本的同时,可能给人才的选用育留带来一定隐忧。但真正令人担忧的,可能还在其他方面。 比如某些招聘专员抛开市场行情和实际面试表现,为完成上级任务而盲目压价。为了实现目标,有时还不惜采用 PUA、贬低等极端的方式,变相让对方接受。 虽然有机会为公司省钱,但更多时候,整场招聘可能直接以谈崩或闹僵的局面收场。 比如此前接触过一个案例:一人受邀参加面试,当天让等了很久。谈薪环节,他直言期望薪资是 10-15K,但对方说按他的表现,最多只给到 8K,还把他贬得一无是处。 比如象征性压价,还没开始,就把人家吓跑的;一提到期望薪资有点高,对方就警惕公司资金链可能有问题,变得爱答不理的;先压价又提价,被误认为套路深的…… 为此,越来越多的 HR,相比一味压价,更偏向于选择期望薪资更匹配的人选。在满意的人选面前,争取双方都能接受的理想价位,实现成本最优,效益最大。 2.HR 怎样谈薪,更容易招到对的人? 说了这么多,那 HR 怎么谈薪,更容易招到对的人呢? 关于这个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据以往观察,遵循以下几点,从谈薪到搞定招聘,成功率能更高! 01 预算内,爽快给;预算外,多争取  薪资一直是职场人关注的焦点。如果觉察到候选人对这块很在意,且期望薪资在预算内,又和市场行情、历史薪资、内部薪酬体系、能力经验值等相符合,爽快给,比闪烁其词,要好得多。 尤其是内部调薪较少的公司,起薪高,给得爽快,员工满意度、敬业度、稳定性等也能提高不少。 即便有些超预算,如果人才质量上乘,给到中上范围或尽量争取,给到最大的溢价,也是可以的。 对方能满意地接下 offer,HR 也能开心地早日关职位。当新人表现出众,还会是对 HR 招聘工作最好的肯定。 即便最终薪资 HR 说了不算,谈薪过程中,对方看到 HR 为自己多方争取的诚意和努力,也会觉得这个 HR 人好且靠谱。后续不管是人才库积累还是内推,都将成为很好的资源储备。 02 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面对条件符合,但并非最出色的这类候选人,HR 可以根据其期望薪资、面试表现、胜任力、发展潜力等指标,实事求是给出相应的薪资参考。 至于是中上还是中下范围,具体因人而异。 但刻意贬低、否定,变相 PUA 进行压价,绝对是面试谈薪的大忌。 一来面试过程中,招聘官代表公司,一旦个人行为失当,引发冲突,很容易带来不利影响,一损俱损。 二来,候选人轻易就因贬低陷入自我否定和价值崩塌,或对自身价值缺乏清晰认识和清醒判断,而反复妥协,其胜任力、抗压力、性格等方面很多时候还是细思极恐的。 但不管是哪种,最终只会浪费双方的时间。 另外,谈薪也是分场合和具体情况的。 比如在招聘旺季,岗位有限,应聘人数多,HR 可以反复比价,选出性价比最优者。如果岗位急招,应聘者寥寥,高薪以待,比压价更容易招到人。 再比如大公司大平台的议价主动权更强,而初创型小公司即便想通过压价管控成本,招到人的难度却大很多。 03 用其他加分项代替工资  当然,通过压价降低人力成本,同时保障招聘成功率,也并非毫无办法。 增加薪资之外的其他补偿机制,比如提升职级、给与更多发展空间、增加福利和补贴等,都是比较受欢迎的法子。 身边有不少朋友就调侃: 和 HR 谈薪时心里有落差,可看到公司福利好,社保公积金交得多,每年各种旅游、补贴,到后面心理也就平衡了; 谈薪时工资谈得不高,但入职后各种技能加持,从高级工程师,一路开挂,升项目组长、经理、总监。跳槽时,以前高攀不起的大厂,都抛来橄榄枝,现在觉得还是赚了。 而 HR 作为首席招聘官,能慧眼识人,为公司管控成本,纵然重要。 但若在谈薪时能设身处地为双方着想,为公司做长远的打算,以最快速度招到最合适的人,可能就在分秒之间。同时,人才稳定,也能支撑公司业务持续发展。 你觉得呢?欢迎留言交流嗷~
  • 第一步,询问工资体系及福利情况 薪金收入=底薪+提成/提成+奖金+各类津贴+福利 工资结构的不同,会对你的收入产生很大的影响,就像你穿着打扮一样,有时候会超出你的想象。所以,每个项目的细节都要问清楚。 第二,理解职位工资预算 一般来说,各个职位的工资都是有一定范围的。人力资源部会根据应聘者的表现,来决定应聘者的薪酬水平。所以,提前知道了预算,就有了先见之明。 再说了,谈工资,本来就是一开始就吃亏的,如果你第一个开口,那么你就会被打压,想要再涨工资,就很难了。 当然,如果你问了, HR也会含糊其辞,说不清楚,但如果你告诉了你答案,你就有了主动权。 当然,不说也没关系,只要我们事先做足了准备,就能根据调查的结果,做出一个大概的判断。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 HR,就必须要有 HR的资格。在考试之前,你得先测试一下自己的资质。 第三,有证据,说出自己的要求。 举个例子:我以前也看过这个职位的工资,大概是 xxxxxx,根据我现在 xxx的工作经历和能力,我预期工资在6 K到8 K之间。 关键点:根据自己的预期,给出一个比较高的范围。 要强调,在纳税之前和纳税之后,一定要清楚。 除此之外,也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在目前的收入基础上再加三成,这样才能更好地被接受。 划重点:绝对不能只把目前的收入说出来,要说出全年总收入/12,还包括了各种可以换算成金钱的收入,例如超市券等,参考上面提到的薪酬收入公式。 简而言之,要努力增加目前的收入,同时要尊重现实。 第四,谈判的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人事部往往会说:“你的预期太高了!” 这个时候,他就可以趁机询问对方的预算,如果对方能接受,他就会强调对方的成长和平台的重要性,以此来达成协议。 如果实力相差太大,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如果你有 OFFER在手,那就守住自己的底线;如果你很需要这份工作,或者你很喜欢这份工作,那么你可以考虑和他谈一谈。 当然,也有可能是人事部的人在故弄玄虚,这种时候,人事部就必须要掌握更多的信息,才能确定人事部的主动与否。如果 HR有备用的话,她的筹码就更大了。 所以,工资的谈判,其实就是一场游戏。预祝各位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 税前税后 薪酬结构 涨薪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