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力角度如何评估业务部门工作饱和度?有哪些判断标准?

回答·28
最热
最新
  • 做效能和投入产出分析。
  • 岗位工作饱和度评估是对工作负荷承载量和工作效能的平衡分析,以达到合理的定编定岗。正确的取舍是从效率着手看饱和度。 工作饱和度评估的操作方法: a.对岗位职能和岗位职责进行优化; b.明确分析对象和因素。包括岗位名称、岗位在编人数、岗位职责、工作工具、身体状况、工作熟练度及工作环境等。 c.把相关因素用列表或问卷方式下发回收; d.工作饱和度分析方法:从历史工作数据分析找出饱和点、从工作日志中提取量化信息、从时效上进行动作分析、日常工作频率观察、反复验证等,与因素调查问卷进行综合评估。
  • 两个思路: 内部细化:和各个业务部门主管确认工作目标,逐级目标细化,落实到具体人员上,再结合目标达成所需要的工作量和时长来衡定人员工作是否饱和; 外部对比:同类型相似阶段的企业,人员的构成对比,就是明显的数字量化的结果呈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最最重要的是做好各个部门主管领导的工作,他们才是衡定饱和的关键因素。
  • 1.按岗位将工作事项列清单,量化各项工作需要时间,汇总月度工作总时间,与标准工作制时间做对比。 2.查看考勤打卡记录,经常早下班可能工作趋于不饱和。 3.考察用人申请,长期反馈缺人可能比较饱和,长期没有用人申请需求趋于不饱和。 4.观察法及访谈法,侧面了解。 5.查看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 在宏观经济不景气,GDP增长减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后,企业减员增效日益提上日程,基于面向客户(内外部客户)的流程优化,夯实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定岗定编工作又被重新提起。 关于定岗定编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劳动效率定编法,业务人效分析法,标杆企业对标法,预算控制法,业务分析法,业务流程分析法,德尔菲法等,这些都是基于业务逻辑出发进行的定岗定编方法,通常用于新企业定岗定编。 如果要对现有人员定岗定编,就需要找到一把标尺或标准,在不增员或减员的情况下实现企业效益效率的提升。就像拧毛巾一样,把多余的水分拧出来,就不能全部照搬上面的方法来开展工作。基于人员现有情况,根据人/岗位/时间分布,进行工作分析和测量,实现工作再分配,提升人效。 01**.**岗位工作量测评表 度量岗位的合理性和工作饱和度最常用的工具是岗位工作量测评表,也是定岗定编的重要依据。当然也有一个前提就是工作分析,输出的职位说明书是测量的前提。 02**.**工作饱和度判定参考因素 **1、工作流程分析:**通常采用的方法就是工作流程分析法,在流程中扮演不同角色,每个角色所做的动作是不一样的,根据动作多少来进行饱和度分析。 **2、时间分析法:**基于人岗匹配,能岗匹配的前提,人的能力有差异、工作量也有差异,附着于每个人身上不变的就是时间。基于工作流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时间研究和分析来归集岗位工作时间。 **3、工作时间:**回顾每个人一段时间的工作,一般都由5部分活动组成:执行具体工作活动(干活),执行具体工作的准备活动(准备热身),无关的额外的活动(协助、人际、发呆思考人生),保持身体健康的活动(病假、事假),身体恢复活动(喝水上厕所等)。所以每个人的平均每天工作时间都不足8小时,按照2/8定律来计算,大约6.5小时-7小时之间,这是每个人每天的平均工作时间。 **4、工作结构:**每个人工作都会由常规工作、阶段性工作和临时工作组成。基于工作分析,有效工作时间应该是根据常规工作来决定,不是阶段性依据常规工作所花费的时间来判定工作是否饱和。 **5、工作强度:**由于业务工作的集中导致的工作出现忙闲不均,导致工作时间分布不均;如果这样的事项占月度工作时间的一半以上,可以认为工作强度不均。 **6、工作层级:**由于不同的层级扮演不同的角色,基层、中层、高层工作中干的工作重心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比如:经理大部分在做计划、协调、牵头的工作,基层员工在做执行具体的工作。常规工作系数越高,专业化程度越高,系数越低,辅助类或非本职工作越多,这样的岗位就很容易被替代。 **7、市场标准:**关于市场上通用岗位的工作量,可以根据标杆或市场情况来对标;没有参照的可以根据流程分析分解动作来打表计算时间。 03**.**工作量饱和度判定 采用时间分析法来测算工作饱和度。即工作量饱和度=常规工作时间/平均正常工作工作时间×100%。为什么采用常规工作时间呢?常规工作是基于职位说明书开展,职位说明书是基于职位80%的工作编撰的,没有包括阶段性(项目性)、临时性(突发)工作,何况项目性和临时性工作都是无法预见的,所以不需要计量在正常工作时间中。 系数=常规工作时间/平均正常工作时间 系数>90%:超饱和 80%<系数<90%:饱和 70%<系数<80%:基本饱和 60%<系数<70%:接近饱和 系数
  • 所谓工作饱和度,简单的来说是指员工的有效工作时间与规定的工作时间之比,同样是在公司满八个小时,有的员工无所事事,而有的员工一直在从事与工作相关的事情,前者的工作饱和度自然就比后者低很多。 由此可以看出,工作饱和度对于公司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定岗定编的基础,也是员工培训开发的直接依据,更是员工工作效率和考核的标准,公司通过对饱和度进行分析能有效得知当前在岗位编制、人员选拔、工作分配等方面的问题。
  • 简单的来说是指员工的有效工作时间与规定的工作时间之比。
  • 主要评估数据是见客数量与开单数量之间的比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一天最多见三家客户,其余时间都会浪费在路上,所以,一个月 21.5 天,一个人最多能建 65 个客户,儿子 65 个客服,里面有几家签单了,前面看的是饱和度,也就是说你的工作效率,后面看的是你的工作质量和结果,当然,这是理论上的说法,事实上一个人一个月不可能见 65 个客户,基本都超过或达到了 65 个,那么他见客的质量也不会高,通常在 30 到 40 个左右,是比较合理的范围,证明题工作已经相对饱和
  • 产出高不高,加班多不多,请假多不多,和同行业比人多不多,内部流程是否顺畅,能力都是否达标等。
  • 你去做一下不就知道了……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