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心仪公司岗位 JD 修改简历时,应该注意什么?
回答·25
最热
最新
- 突出重点,不要什么都往上写
- 坦诚 有什么写什么。
- JD本身的作用是确保解释清楚该岗位的工作内容,招聘要求等,让求职者能通过JD得到想要的相关求职信息。而对于HR来说,一份能吸引更多求职者投递简历的JD才是好JD. 所以在发布一份JD前HR会考虑简历投递率的问题。为了收到更多的简历,优中选优,HR会在美化JD上下点功夫。如何在一份完整的JD中提取有效信息,就需要求职者的火眼金睛了。 随着追求个性趣味的90后00进入职场,渐渐成为主力,HR在JD的书写中开始走“年轻化”路线,就是我们经常聊到的“花式JD”。 比如有些JD中会写道:**办公室允许穿拖鞋,上班可以带宠物,可以任意布置自己的工位,无限供应网红下午茶……**这些极具个性的福利,对很多年轻一代的求职者来说代表自由,有活力的良好工作氛围,很有吸引力。 但是求职毕竟关系到真金白银,除了这些,解读JD更应该学会看“干货”。 工作内容的介绍 工作内容主要是介绍你来这家公司,具体做什么工作。一定要仔细研读,抓住其中的关键信息。不管HR用了多花式的语言,学会概括总结,抓住主要内容很重要。 比如**“负责公司全媒体平台信息整合发布”**,听起来很高大上,简单理解就是在微博、微信、官网、知乎等平台发布动态。 “和一众明星达人一起工作,工作超嗨“,可能就是资源置换,去录制现场盯梢的。 把工作内容包装得吸引人是HR的事,学会在花哨的语言中找到有效信息就是你的事了,千万别因为一两句带感的话,盲目判断工作内容,更应该带入现实场景中,多了解具体的岗位工作内容。 解读工作内容,除了仔细研读其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会和自己的工作经历对照。工作内容和自己的工作经历重合度越高,说明你和这个岗位的匹配度越高,有人说把自己的简历当成一份JD来看,能更快找到合适的岗位,这句话不无道理。 岗位要求 对岗位要求的解读,主要看硬指标,比如对学历,工作经验,专业等的要求,这些和自身条件越符合越好。 但越符合越好,并不是说超出要求越高越好,求职讲究匹配度,在一定范围内高于标准会比较有竞争力,但如果超出标准太高,反而会降低匹配度。 比如岗位要求大专学历,博士生去面试不一定得到面试机会,HR看到这种简历会自然生出怀疑,**“投错了吧”,“博士生来我得开多少工资啊”,“就算入职了,干不了几天就走人了吧”,“算了,他都可以当我领导了”**……所以,岗位要求一定要离自己本身标准比较近,得到面试机会的几率才比较大。 除了这些硬性指标,**某些“软性”要求也不能忽视**,比如技术岗位要求掌握各种写代码需要的语言和技术框架,设计师会使用不少于几种制图软件等,作为工作中的必需品,这些和硬性指标同样重要; 还有一些用词比较隐晦的要求,比如xxx行业的优先,熟悉xxx推广模式的优先……说明这些要求你能达到最好,就算没有达到也可以投递简历,公司对这个岗位的定位可能不是很死,有调整的余地,如果你面试表现好,不会这些内容也可能被录取; 还有些是固定的“流程式”岗位要求,一般人都具备,不要太为此纠结,比如,有责任心,诚信,独立完成工作,有团队合作意识,热爱xx行业,学习能力强等。
- 避免原版复制,好的简历书写如下 1 至少搜索该公司同类企业相同岗位,把相同的要求,职能描述记录下来(该部分就是你需要匹配的职能) 2 在过往经历,筛选跟第 1 步关键接近的经历,项目经验,技能,这些就是要写的重点 3 数据化,把项目中的数据指标话,跟改岗位的 kpi 指标挂钩起来
- 不要被招聘方所引导,本心为重,体现自身,让对方发现你的亮点
- 实事求是,如果没有经历体现,可以突出自己的优势和对岗位的理解和期待。
- 不要刻意扭曲个人条件状况,如果本人真实条件符合,就有针对性对照公司职位要求在某些方面进行突出重点表述
- 在家带孩子,有什么工作,既不耽误工作,又不耽误带孩子的,
- 首先通过 JD 理解对方想要的岗位模型,应该具备的那些职能工作手段 第二不要太过于浮夸,自身需要做好准备,不要面试的时候对不上,或者没有逻辑 第三简历是直观表达自己的一个途径,扬长避短,需要让你把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
- 针对你所要入职的岗位,描述和该岗位需求或者日常工作相关的内容,无关或者需求相对少的可以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