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与工程可研项目的区别有哪些?
回答·9
最热
最新
- 概念不同 工程造价是建设单位对已完工项目,进行总核算过程,也是一个建设项目完工后结转固定资产的基础;而工程预算是一个建设项目根据施工图、按预算定额、取费标准等,一般情况下,是在开工前,施工单位做的。 二、作用不同 工程造价是建设单位对已完工项目,将各种投资进行归集、或多个项目进行分配(如:建安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转出投资、应核销投资主成),而工程预算是施工单位按上述资料计算结果进行投标报价、或签订合同用的。
- 工程造价是工程可研的一部分,造价的成果可作为可研的评价依据
- 一般意义上来说:工程管理说的是工程建设的现场施工管理,工程造价则是指工程的预结算工作。 其实,工程管理包括进度、质量、安全、材料、造价、资料等很多方面(建设项目规模越大划分越细),而工程造价也分为估算、概算、预算、结算多种,还分为编制、审批、审计等不同角度的岗位。
- 造价是细活,可研是粗活。
- 一个是具体的,战术性的。一个是大概的,宏观的,战略性的。
- 既有联系,又有区分。 一,目的(或用途的)角度看区别。 “可研”的目的是论证项目(工程的或非工程的)方案的可行性。其论证工作的内容中,主要是技术性、经济性和社会效益等,其可研工作的成果和结果,聚焦在“行与否”的问题。含有“钱”的评估角度。 而“工程造价”人的工作,从工程的全程看主要是估、概、预、结算(清算),其中的“估算概算”数据是“钱”经济评估的基础数据依据。 以上是“联系”。 二,从业角度看区别。 任何专业工作都分为:基础型工作、中高级和管理型工作。造价师也不例外,既有领域分工,又有高低分工。如同属工程领域有民用房建、有工业建筑、公共建设、市政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机电工程……,而同一领域中有基础算量配价工作的人、有投标定价协助公司市场决策的人,有工程结算善后的人,也有项目立项时总运筹的人。这个有纵横有深度的现象,完全取决于从业人员的“实力”或“偏好”(高阶的从业人群中,只有分工不同,不分伯仲。例如,施工单位虽是乙方,但其优秀造价师可以为企业造价把好关;而甲方单位的造价师不一定十全十美。当然同一个市场里竞争项目时,造价师估算能力和水平对公司决策影响可能很大,这就是其价值。) 高阶的从业人员,以其完善的知识系统和日益积累的精湛技术完全可以胜任一个或多个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造价工作”。 其中工程第一步的“工程项目可研”论证工作便是“造价师”的一项工作。 而日常且长期进行“可研”工作的单位,如规划单位规划部门,就离不开“造价师”!—这是造价师行业的一个分工。 当然“可研”不一定都是“造价师”完成,前面提到“可研”论证包括“技术,经济,效益……”,只有具备这样“知识系统”的人都有这种可能的。 以上“目的”和“分工”两个角度的观点,就是“工程造价与工程可研项目的主要区别表现。
- 区别很大的,说的有点笼统
- 工程造价包含可研项目
- 可研在方案阶段,可理解为概算,误差20%左右,造价有图纸误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