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72
最热
最新
- 阿禅已经回答得非常好了,小小地添个砖。 在互联网行业中,常常会听到说,某某人一点儿产品 sense 都没有,或者某人的 sense 非常棒。那这个时候,我们一般要说的是什么呢? 在日常语境下,我们常常用一些约定俗成的短语来表达某些复杂概念(和梗有些类似)。 而“产品思维” = “产品” + “思维”,那么,第一层语义,怎么形容思维呢? 我喜欢用“点 线 面 体”这样的概念来形容思维体系,自一个个单独的事物,逐渐建立关系和网络,最终形成一套体系,这是不断总结沉淀以及抽象的过程;而反过来,则是降维打击,具象化以致用的过程。自上而下再上而下,不断循环迭代,重构体系和应用。当然这个话题展开讲还蛮大的,就不详细说了。简单讲就是,如何看待事物。 第二层语义,则是对应于产品。 什么是“产品”呢?产品是不能脱离用户的,产品帮助用户满足需求,而用户又赋予了产品意义和价值。一个网页是不是产品呢,一个手机呢,一个app应用?一张车票?抑或是围绕购买车票背后的一系列流程?都是,又可能都不是,产品是没有止境的。 产品有几类,庙堂产品,江湖产品。我们常常见到一些对使用者们来说一言难尽的产品,实际上是满足了其背后拥有人的需求,那么也是有“价值”的;某些江湖产品,用起来很好,但拥有人没有收益,大体上也可以这样分析。(当然,时运和资源也是另外的重要条件,并不能严格遵从这套关系) 因而从狭义上来讲,脱离了用户基础的产品,大概率是不好的产品,因为没有和需求挂钩,很难更好地为用户创造价值。(这里要明白,核心用户是哪类?是作为平台方的用户,还是作为使用者的用户?) 因此,什么是产品思维呢?能够明悟当前产品的本质,努力服务好真正的用户,创造出足够的价值等,就已经是它的体现了。 常常见到的,和产品业务脱钩,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经理,在我看来,可以称为是缺乏产品思维的。
- 所谓“产品思维”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很多产品,明明不缺钱,也不缺流量,甚至也主导过一段时间市场,最后却跌下了神台。 很多人以为“产品思维”只是开发阶段的事情,其实一个好的产品,从开发到死亡都离不开。 从产品的整个体系上来讲,所谓“产品思维”应该具备“归零、载体、受众”三个基本元素,任何产品不是凭空出现的,同时也不是无限膨胀的。 失败案例以(小黄车)为例,当用户基数出现负增长,产品成本开始上涨的时候,按照原有“产品思维”应该优先占据市场,不断提高用户基数的量级,其次才是控制成本,最后才是吸金。所以,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成功案例以(小米)为例,最早小米的“产品思维”也是用户基数和市场占有率,第一部小米手机的出厂,小米公司是亏本的(有当年的数据),直到后面的红米上市才开始获利。 但是红米以后,整个市场上低端手机开始爆发,小米在这个期间也试图过逆向增长,当时很多跟小米同品质的手机(传言有同厂的),网上售价300元比小米便宜一半以上。面对这种情况,小米如果还是原先的“产品思维”今天可能就变成“魅族”了,所以这也就是小米优品和小米智能家居的出现。
- 真的绝了。 一楼那么掉书袋形而上的回复,竟然几百个赞。我就问点赞的各位,学到啥了?能落地好用吗? 为了解释一个概念,引出十几个新概念,高水平。。。 我没文化,所以只能用两个点总结产品思维。 如果有任何人想要具备产品思维,请做到这两点,即可。 1.设身处地站在用户角度考虑问题 2.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力,简单且尽量永久地解决问题 大道至简,至简啊。。。
- 产品思维,意思就是你了解用户需要什么,用户为什么要用你的软件?用户能从你的软件得到哪方面的满足,我跟你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迪士尼大家都去过吧,大家的第一印象是花车很好看,晚上的烟火很好看,极速光轮好刺激,加勒比海盗也不错,但是你有没有发现没有人会在意排了多长时间的队,门票花了好几百,午饭吃的是凉的,所以迪士尼成了一个非常好的产品。用户就是这样,只要你给我的超过了我对你的预期就是好的产品,还有很多很高的例子你可以去研究下,所有东西你都可以把它看作一个产品或者说是一个服务。
- 产品经理的职责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决策判断>提出方案>落实方案>评估效果>再次发现问题。 明确职责后,我们可以很容易回答,原型输出和文档能力,都不是产品经理的核心思维,因为原型和文档只是「提出方案」的一种表达方式而已。 我认为产品思维包含: 1.溯源思维。一个问题出现了,或者一个显性的需求出现了,产品经理应当条件反射地去溯源,寻找显性需求底层的根本需求。 2.因果思维。知道什么样的底层因会导致怎么样的显性果。 3.逻辑思维。能从复杂的数据里找到需求的关联性,并把它们梳理成逻辑树。 4.优先级思维。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核心,需要先做好什么必须做好什么。 5.减法思维。敢于抛弃那些不舍得的,但对产品核心可有可无的东西。 6.简单思维。把产品做简单就像让工程师一行代码实现全部功能一样,非常困难,如何把产品做到用户一看就懂,需要很多积累。 7.利他思维。知道如何利他,才能推进事情向前走。 8.项目思维。也就是项目管理的基本法。 9.同理心思维。把自己变成用户,从用户的视角理解产品、看产品,很容易发现自己之前是自high。 10.反思能力。没有东西是一蹴而就的,反思和推翻是常态。
- 思维就是思考问题的维度,所谓的产品思维就是站在产品的角度思考问题。具体到产品,又有后台产品,移动产品,商业产品,硬件产品和策略产品等等,每一种产品的方式又不一样。从大的方向来说,我认为产品思维就是做什么都要考虑:做什么,为什么做,做给谁,怎么做,什么时候做,做不好怎么办等等。是一个全局的思维,是结构化的思维。
- 产品思维是什么?用户思维,设计思维,技术思维,商业思维,数据分析思维等等,这些思维都很明确,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产品思维就是综合不同角色的思维,挖掘需求,做出产品并有良好的用户体验。不同的产品可能产品思维的侧重点不一样,有的偏用户,有的偏体验,有的偏商业
- 产品的设计符合用户使用习惯; 产品设计不需要说明书就能保障绝大多数无脑用户即可使用; 产品设计符合业务场景使用需求; 从使用人的视野思考设计问题; 为用户设计好用,有用,易用的产品; 面对绝大多数现象都能转化为产品设计并敏捷输出产品需求; 能够将线索转化为产品的思维能力; 能够将创意合理得转化成为可用性设计; 脑海里永远都有5个W,why what when who how
- 产品思维就是设计出解决问题的一系列行为的方法论,通俗的说,就是产品设计思路设计理念 什么发现需求,解决问题等等都是扯淡,产品的最大护城河就是这个,设计思路。
- 产品区别于其他职能是因为他不是掌握一项技术,而是掌握并熟悉使用一种思路 - 产品思维。 “为谁?做什么功能?是否高频?满足他们什么需求?” 最基本的提问基本就概括了一个产品或者一个功能的主线。 “没有这个产品的话用户自己怎么解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市面上有没有已经满足这个需求的?怎么做能更好用?…” 紧跟着上一个问题,经过这些思考后产品的细节会越来越丰富。 产品思维就是不断自我提问,通过多种方式从外部收集信息,最终给出成本合理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