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求职者约好后,就经常爽约,可以如何避免爽约?

回答·7
最热
最新
  • 分享招聘经验 +关注 一、能得到回复的开场白 千万不能问“在吗”,这是最基本的职场礼节。也不要问“你是想找工作吗?”不然呢?别人上求职软件是交友吗?比较好的开场白,是针对求职者的简历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用人要求来讲。比如“从你的简历上看到,你对管理团队中的辅导环节特别感兴趣,我们公司现在新进 20 名员工,急需你这样的人才。方便电话聊聊细节吗?” 群发的也不可取,广撒网虽然触及面很广,但是深度不够,往往会闹笑话。就好像保险的 HR,对谁都说,我看你很适合做保险,能聊聊吗?遇到本身就做销售的还好,遇到程序员,这个问法不是有病吗? 群发只是个辅助手段,不要幻想偷懒撒个大网,然后打酱油一天,快下班的时候,收网一看全是大鱼。招聘更像是狙击手,点对点效率会更高。 群发还有个坏处,一下发 100 个,很多人求职者回复,那么必然会导致自己回复的不够及时。这个和销售一样,非常讲究热度,热度过了,重新建立会很困难。除非,你是知名企业,求职者愿意为你一句话,等几十分钟。否则,回复慢通常意味着姿态高,对求职者不重视,在哪家公司不是工作,为什么他们要受气去你家? 二、过程中的跟进 在销售场景中,有一类客户是无论是谁上,都能成交的。还有一部分客户是有意愿的,但是需要多次跟进才能成交。优秀和普通的销售,差异就在于能否把这部分有意愿的客户搞定。招聘也一样,彼此一见钟情的很少,大部分都需要日久生情。这就涉及到谁主动的问题。一般来讲,是谁弱势谁主动。比如,最近收到的简历很多,那就可以被动一点,就在手中的简历里慢慢挑。否则,就要主动一点,针对条件好的求职者,要做好客户管理,保持跟进节奏。 跟进时,每句话都有用。不要说“在吗”“你在找工作吗”“方便和我沟通一下吗”“还在看机会吗”。无聊的提问,只能换来无聊的回答。比如,看到一个求职者的条件很不错,你和他沟通的时候,消息都是已读但是都未回复。十有八九他内心是有异议的。就可以大致判断下他的异议。比如,他可能对行业不感兴趣。你就可以发一段行业有前景的介绍过去。比如,你觉得他嫌弃底薪低,你就可以聊聊提成高,奖金多。而不是,一整个屏幕都是“在吗”“怎么不说话”“你还在找工作吗”“可以聊聊吗”。 三、有效的跟进的什么样的? 跟进的形式不限,无论是微信、电话、面谈,最重要的是要得到几个核心问题的答案。 ①我们最看重求职者的哪些能力? ②求职者的对岗位的哪些方面满意? ③求职者的对于工作的核心需求是什么? ④求职者的不入职的核心异议是什么? ⑤求职者还在考虑哪些其他公司的岗位?不要跟进了很多次,都是自己单方面在讲,最后连求职者为什么不愿意来自己公司都不知道。
  • 在和求职者线上沟通的过程把工作内容和薪资待遇讲清楚。让他对这份工作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聊天过程中也可以询问了解到他对这份工作是否会有什么顾虑,可以了解他的需求点,从中满足或者协调以便增加线下面试邀约机率 重要的是让求职者对你产生信任感,像朋友在约某场聚会一般轻松。这个可以在聊天的过程中建立,适当的发一些流行语,表情包等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求职者的性格,工作需求,顾虑等都不一样。不能一成不变的只是一个话术,针对不同的求职者就要有不同的应对方式 在线上邀约确定好面试时间后,可在面试半小时前和求职者确认是否能准时面试,如果可以的话就提醒他是否准备好面试所需的文件,包括交通路线是否熟悉。如果说遇到临时改约的,也不要气馁,因为已经建立了一定的信任感,那么之后再持续跟进,也会有收获的
  •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闭门造车,自己所属行业、薪资待遇情况大致都了解,只不过人事招聘现在是主要工作内容,为了完成招聘而招聘,干满一个月拿工资就是现在的普遍情况。爽约是普遍现象,如果公司做的好,口碑度好,应该不会出现爽约情况。现在信息都公开透明,应聘一家企业都会用天眼查、企查查看清一下公司基本情况然后再决定是否去。现在选择面也广,并不是非要去企业上班才能生活。打铁还需自身硬才是避免爽约的唯一之路。即使不爽约干个几天就走人了也是很普遍的。并不是局限于面试爽约这个单独问题。看问题要联系地看,并不能孤立,片面地看问题。怕的就是管理者双眼遮蔽!
  • 提前和候选人确定面试时间地址,面试再提前半小时联系候选人,提醒预约面试时间,包括和候选人落实交通工具(选择坐车还是坐地铁或开车)
  • 要让人家觉得你是个可信之人。 要从聊天就开始树立
  • 现在的人太多缺乏了诚信!另外就是就业选择性多变!
  • 最好是预约当天的时间,或者是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