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BP 入门易,上道难,能力 4 层级,你在哪一级?
回答·1
最热
最新
- 在我看来 HRBP 是分层次的,不同的层次代表不同的能力。 而区分 HRBP 层次的,重点并不在于工作内容,而在于做事的方式。 1.初级的 HRBP 做服务 以招聘为例,HRBP 接到招聘需求以后,根据用人部门的要求,发职位,找简历,约面试,谈入职。 他们的工作重心就是做好服务,不管用人部门的需求是对是错,他们能做的就是按照用人部门的要求找人。 虽然他们也经常抱怨说,“用人部门需求不清楚”。 但他们没有任何话语权,他们能做的就是老老实实按用人部门的要求招人。 2.中级的 HRBP 做执行 相比初级的 HRBP,这个层面的 HRBP 的专业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能用一些较为专业的方法来解决业务部门的“痛点”。 当业务部门有需求的时候,他们有时会同 COE,运用各种专业工具,形成人力资源项目,提供解决方案。 比如做一些人才盘点项目,人才发展项目,在公司大政策框架下,做一些小型激励项目等。 一方面,这个层次的 HRBP 依赖于公司强大的 HR 体系,越大的公司体系成熟度越高,工具方法论也就越完善; 另一方面,因为在大公司,由于环境的影响,培训体系的完善,更见多识广,看到学习到的工具方法论更多。 HRBP 的核心作用之一就是“制衡”,当然我们还可以用一个词“渗透”,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将支部建到连队”,就是这个意思。 或是按总部流程办事,比如人员入职、离职、晋升等都要谈谈话走个流程,定期交各个报告等。 HRBP 需要能够认真遵守流程,并督促业务部门遵守流程,按流程办事。 做执行第二个特征是懂政策,HRBP 作为政策的执行者,要将总部的政策在“连队”落地。 首先要能读懂政策,准确理解政策,才能和业务部门有效传达和沟通,取得支持和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将政策落地。 比如,公司出了新的薪酬政策,为什么出这个政策?希望达到怎样的目的,解决什么问题? 你要能正确解读,如果你都不能理解,不能准确解读,如何去和部门传达沟通呢?那就更别谈落地了。 我们看到大中型 BP 很多在这个层面,这是基于大型企业 HR 的体系成熟度决定的。 而这个时候的 BP 虽然可能各种工具方法论说的头头是道,但这种专业能力往往还是属于“黑盒”模式。 他们的思维方式就是知道应该这样做,比如他能把六个盒子、BLM 模型,人才盘点等等专业词汇如数家珍。 能用一些工具方法论解决一些痛点,已经是不小的功劳了,能力强的 HRBP 已经能将“制衡”、“渗透”等功能很好的贯彻落实了。 3.高级的 HRBP 做协同 在中级阶段其实 HRBP 已经可以做到部分协同了。 但这种协同要么是基于总部意志被动协同,要么是基于业务部门有明确的需求。 但因为 HRBP 的能力还是“黑盒”能力,往往体现在两点。 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机械的照搬工具方法论,不了解方法论运用的限制条件,也不清楚其中的变量; 二是不能站着更高的层面看清问题的全貌,往往容易机械的执行公司的政策。 这种机械执行有时候反而掐住了业务的脖子,影响了业务的效率。 因此高级的 HRBP,一方面要在在支持业务和管控之间找到平衡,知道什么时候该“推”,什么时候该“拉”。 另一方面,要做到主动协同,不仅是要解决业务部门的痛点问题,更要帮助业务部门看到自己看不到的“盲点”。 能做到主动协同的 HRBP,首先关注的不是 HR 的各项工作,而是先去了解当下的业务重点和难点。 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如果没有围绕业务重点做相应的 HR 支持工作,那业务和管理是两张皮。 能做到主动协同的 HRBP,会重点关注业务管理者的一举一动,去留意哪些是业务管理者不想做的,不能做的,顾不上做的。主动与业务管理者“互补与协同“ 4.资深的 HRBP,牵引业务 我们发现,主动协同有的时候,还是不能解决问题。 毕竟你的价值是”跟随和互补“,有时候问题的源头是业务本身,这时候仅仅”协同“是不够的。 以招聘为例,我们发现有时候招来招去招不到优秀人才,或是找来找去人都不合适,本质上是管理者的业务思路还没有厘清。 招聘层面再怎么做都是无效的,因为业务思路不清晰招聘就是碰运气,问题点并不在招聘本身。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 1、培训的问题不在培训本身,而是对关键短板的诊断不清晰; 2、薪酬的问题,不在薪酬本身,而是对于什么是价值的理解,不同的人有很大的差异; 3、考核的问题不在考核本身,而是没有战略和策略。 作为资深的 HRBP,他们非常清楚的知道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他们不会只是在 HR 的层面看问题和解决问题。 虽然问题的根本并不在 HR 层面,但他们清楚的知道业务的问题会影响到 HR 各项工作的成果。 因此,他们努力在自己有限的责权及影响力下,使出浑身解数去影响业务,引导管理者思考关键问题。 另一方面,资深的 HRBP 因为在第一线能看到风险,除了解决业务部门当下的问题。 同时将相关的问题向总部反映,牵引总部制定更适宜地方的 HR 政策,防范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