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消息撤回后,为什么还要有一条“对方撤回消息”的提示?
回答·70
最热
最新
- 消息发出去分两种情况,一种已读,一种未读。 针对已读的情况:提前撤回不会让消息接受者造成疑惑,从而怀疑微信问题或者自身记忆问题。 针对未读:撤回表示对方回答了这个问题,给人一种被尊重的感觉,同时引起好奇心,对方为什么撤回
- 需要提示我觉得有两点 1.发出去的消息凭空消失,让人会很奇怪,微信没有已读这样的提示,你发的消息默认就是有人看到的。 2.微信越来越成为正式交流平台,影响力越来越大,甚至聊天记录都可以作为法律依据,那么虽然撤回,但这种撤回后保留的提示能让人在发送信息的时候不会太随意
- 我听说,是因为提示的机制不能被改变。 一个人无论是发出还是撤回了消息,都必须有个提示——如果你开了音量,会有消息提示音。 在这样的情况下,假如手机响了,但是微信没有任何消息,这会让人觉得手机出了问题——微信这个设计是要背锅的; 假如手机响了,微信提示有人撤回了消息,这只会让人觉得是对方的缘故,而不会怀疑手机出了问题——微信设计不背锅。
- 平台对于用户双方的权益保障
- 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只是有些时候我们想多了,说话表达欠缺觉得不合适撤回来也很人性化,总比现实中面对面不经大脑过滤说出来的好,良言一句暖三春,人有时候是非常感性的,话不投机三句半,彼此给对方语言输出留点修改的空间也蛮好的。
- 因为所有的互联网产品任何信息都要做到有迹可循,数据库也是遵循的这个逻辑,不论你对一条信息进行任何增删改查的操作,数据库都是有记录的,我觉得这个功能是基于场景下在人性需求和产品功能严谨上面做的衡量与取舍,前台页面撤回了,实际上数据库有记录,并没有做到物理删除。
- 微信消息撤回后为什么对方还能看到是因为对方网络有延迟,即使撤回了对方也会看到。 微信消息发出几秒后撤回对方是不是查看到信息,这个就不好确定了,如果对方刚刚好打开观看,信息对方已经接收观看了,所以无法确定对方是不是已经查看了该信息。 扩展资料 设置退出时间的原因: 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如果没有撤出时间,只撤回已经发送的信息,那么对于用户来说,这使得阅读非常不连贯,上下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聊天,影响用户体验。 另一方面,如果提款时间太短,则发送者没有时间考虑它,并且通过了提款时间,这对发送者也有很大的影响。 根据大数据分析,如果此时撤消消息,则两分钟内将消息发送给另一个人所需的平均时间不受用户体。
- 就好像刮奖,没中奖的也给写个“谢谢参与”。 一方面不会让你觉得什么都没有,怀疑出现了一个bug... 一方面也不会无中生有…挑起无谓的争端
- 首先,在社交场景上,线上聊天有问有答才是有效的沟通,也就是说双方都要有回应,有反馈。比如现实中可以说"我收回刚刚说的话",对于听者而言,是可以当对方没说过,但不代表前者没说过,脑海痕迹还在。线上聊天呢,对方撤回已发出的消息,不管接受方有没有看见,它都应该有痕迹,有回应的社交才是有效的,这是起码的原则,以及彼此的尊重。 第二,在功能上,为了功能更严谨。撤回就相当于我们在写文档时,可以 Ctrl+Z 进行撤销,同时文档也可以 Ctrl+Y 进行还原。聊天消息可以撤回,那它也可以被还原,也就是可以重新编辑再发送。可以撤也可以再发,也是让功能更完整。 最后,用户体验上的平衡,以及让人尊重聊天对象,把聊天当回事,不要随意发消息。对于发送者,撤回后还不会有任何痕迹,当然自己会觉得很棒,发错了不会让对方知道,就算看到了也不会有痕迹。那对于接接收者,你刚发了消息给我,我手机响了,我来看时啥都没有,因为你撤回了还没有痕迹,那接受者心里就很懵逼(手机坏了?到底谁发消息给我?),因此这对于接收者一点都不友好,也会造成不必要的骚扰。
- 这样设计才有人性化。很简单,就好比跟别人说错话了,然后道歉是一样的。只是说在网络上社交,及时撤回避免了一些尴尬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