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 offer 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回答·19
最热
最新
- 一、offer细节很重要 在面试成功之后,我们一般会收到一份口头或是书面offer,有的offer很详细,有的很会避重就轻。作为一个社会小白,我们要做的第一步不是问岗位、也不是问薪资,而是检查你收到的offer在细节上有没有“小而致命”的错误。 1、基础信息是否一致 警惕你的名字、身份证、公司全称等信息是否正确。不是开玩笑哈,不要等到签合同的时候才猛然发现,入职的公司和合同上的公司不一样,询问之后才知道这是劳务派遣工作,或者是公司另设的皮包公司,那就真是大无语事件了。 (ps:如果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却在用人单位工作,一旦发生劳动纠纷,你就很有可能会变成皮球被推来推去) 2、职位名称与面试时的岗位名称是否一致 有时候HR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投递简历,在招聘的时候放出的岗位和实际入职的岗位会有不一致的情况,所以如果你发现offer上的职位名称与应聘岗位有出入,一定要重新确认。 以上两点都很容易被忽视,但也只有这两点没问题了,我们才有深入了解的必要。 二、岗位情况 1、直属上司 工作前几年,带你的主管非常重要,这个是你能否快速成长的一个关键因素。一般在面试的时候,大概率会接触到这个人,抓住机会多跟他聊聊天,试着挖掘一下他之前是做什么的,背景信息有哪些,大概是个什么样的人。 2、工作内容 入职后需要具体的负责的工作有哪些? 3、试用期 试用期1个月最佳,更多是3至6个月,超过6个月就违反劳动法了。 劳动合同法规定: 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应小于1个月 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应小于2个月 合同期限3年以上以及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应小于6个月 4、KPI 每个月考核你的KPI是什么?具体有几个维度?每个维度占比多少?(PS:成熟的公司一定都有具体的KPI ,如果连公司都没有KPI,说明管理上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三、薪酬情况 薪酬结构比薪酬更重要,单纯跟你说工资8K是挺危险的信号,而且HR大概率说的还是税前工资。同样两家承诺8K的公司,薪酬结构的差异结果可能会千差万别。所以一般提到薪资,我们需要从一下10个方面考量: 1. 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无论你做的好,还是不好,都会拿到的钱。 2. 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是弹性的,比如绩效工资4000,如果你当月绩效只有50分,可能只能拿到2000元,要问清楚公式,有的甚至会有倒扣,比如绩效不足60分,倒扣基本工资。 3. 提成:是否有提成?如果有,如何计算? 4. 奖金:是否有季度奖?年终奖?如果有,是多少?如何计算? 5. 五险一金:是否入职就缴纳五险一金?如果开始缴纳,缴纳基数是按照基本工资缴纳,还是实际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缴纳?还是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缴纳?公积金的缴纳比例是多少?有些公司试用期不缴纳,或者半年后才开始缴纳,这些都是违法的。 6. 加班费:加班制度如何?加班费如何结算? 7. 调薪周期:每年是否会有调薪?是公司普调还是按个人业绩调?多久调整一次?一般调薪的比例是多少? 8. 薪资发放时间:5~15号发工资的企业,大概率经营状况较好 9. 其他补贴:公司是否还有其他补贴?比如交通费、就餐费、过节费等。 10. 晋升空间:职位晋升空间如何?考核评估标准是什么?是否有新人培训等。 四、常见心理负担 Q:这么多问题,啥时候问比较合适? 建议收到offer之后再问,面试就不要问那么多了。这些东西问早了自作多情,问晚了肠子悔青。 同时要注意一下询问方法,可以间歇性问,见缝插针问,看准时机问,挑重点问。如果HR提到什么名词是你不懂的,能百度就先百度。 Q:这么多问题,HR不会厌烦我吧? 首先哈,心态上可以理直气壮一点,要知道你是有权利知道这些的。 其次态度上要礼貌一点,再有耐心的HR,遇到这一连串的问题都会多少有些烦躁。你可以在HR回答之后,对她的体谅表示真诚的感谢。官方一点,嘴甜一点,谦和一点,一般是不会惹人反感的。 祝大家求职顺利!
- 1 等待Offer的阶段可能会比较焦虑,因为有的公司发放Offer需要经过层层审批,越高级的岗位流程越长,所以当你是裸辞的状态就会比较担心夜长梦多。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手头上虽然有其它的Offer,但是最心仪的Offer一直迟迟没着落,等下去可能没有结果还让已经到手的Offer过期,不等又怕跟好工作擦肩而过。 等待Offer的时间长可能有几种原因, 一是该公司比较大,办事效率比较低,一旦遇到某个关键审批角色不在岗可能就会被一直推迟。 二是招聘部门有意为之,因为不是很着急用人,所以就继续面试更多人,然后择优录用发放Offer,那么先面试的人可能就会等很久。 三是该公司的招聘政策突然有变动,暂缓录用或者暂停招聘,导致Offer延迟发放甚至不发放。 “ 担心夜长梦多是完全有道理的,我在很多年前面试完上一家公司后等了有两个多月才真正收到Offer,当时手上也有其它公司的Offer,但是还是觉得上一家公司的平台更好所以就一直等,幸运的是最终得到了Offer。当时的自己也是一个裸辞的状态,现在回想起来风险还是很大的。因为真正入职后自己也开始搞招聘的时候才发现老东家的招聘效率的确比较慢,主要就是审批流程很长,需要层层审批,而在整个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人力紧缩的招聘政策出台,那么之前面试通过的人就会一直停留在某个审批环节,甚至再也不会发放Offer。 2 那么该如何减少这种焦虑呢? 首先不要裸辞**,因为你不知道你下一份工作要等多久才能入职**,如果能很快入职新工作还好,一旦好几轮面试再加上Offer审批折腾几个月就比较麻烦了。这不仅仅是从这几个月没有收入的角度出发,可能你有足够的存款不担心,但是会造成社保断缴以及出现职业空档期,这对于以后求职都是不利的。 ▼ 其次要跟面试官保持联系**,在确认几轮面试都通过后可以咨询一下Offer发放的进展**,因为面试官通常都是用人部门的领导,他们本身也会比较关切。当然不一定在面试的时候能获得面试官的联系方式,这个时候就要留意其它途径,比如面试通知是不是有邮件,面试开始时面试官是不是有自我介绍,记住他的名字,还有能不能通过该公司里的朋友、同学等人脉获得面试官的联系方式,甚至通过网络搜索,包括招聘网站上处理你简历的人的记录等等。如果面试官对发放Offer比较乐观那就可以再等等,如果他透漏出诸如还在考察等信息,你也要考虑另做打算。 但是有一点也需要注意的是,不适宜每天都询问结果**,这会让人厌烦**,同时也不宜用自己正等着入职或者手头上还有其它Offer来威胁招聘企业,这会让人反感。可能一周至两周问一次会好一些,平时就算跟面试官有联系也不要一上来就问Offer进展,可以聊一些别的事情,他如果有新消息相信也会跟你说的。 最后就是可以继续参加其它面试**,也不用等着心仪的Offer确定没戏后再开始新的面试,这样可以增加手中的筹码,选择权也多一些。**毕竟工作都是双向选择,招聘企业会面试很多应聘者,然后择优录取,求职者去参加不同公司的面试,然后选择心仪的Offer,这对双方都公平。 3 得到Offer后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每个Offer都有一定的时效性,需要你在规定的时间内回复对方要求的内容,否则会被视为放弃Offer。所以一旦你认为Offer符合自己的期望就尽可能的即时回复,如果有其它更好的选择也应该即时婉拒,而不要放在那里不处理。因为对于发放Offer的招聘企业来说也花费了很多人力成本在面试、Offer沟通审批等方面,用人部门可能都已经在等着你入职,结果你什么都不回复,这是很不职业化的表现。 这里就牵扯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是不是手头上Offer越多越好? 可能大家都会觉得自己拿到越多Offer就表示自己行情好,每个企业都想录用自己,但是你也要意识到多个Offer你只能选择一个,有的可能是不相上下的,那就意味着你要拒绝很多其它的公司。有的公司对于之前拒绝过Offer的人可能以后也没有面试机会了。 ▼ Offer里的主要内容在正式发放Offer前都会有对应的人跟你沟通,通常都是双方达成共识才会发放。但是对于诸如入职时间如果跟当初Offer约定的有差异应该尽早提出,给出充分的理由,只要不是差别很大一般都是没有问题,但是一定不要没有任何事先沟通就擅自作主,这也会给招聘企业带来不便。 最后一点要注意的是入职后Offer也要保存好,因为有的Offer上会有试用期的时间,转正后是否有调薪,当你的年终奖计算方式等协定,一旦以后自己忘记,或者公司在执行上有误差也可以拿出Offer来纠正。
- 看清楚是否与你说的和想要的一致
- 看看是哪家公司。看看这个公司靠不靠谱,有没有前景。
- 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拿到心仪院校offer的筒子们,首先恭喜大家即将如愿以偿,但是小编要提醒大家,喜悦时刻也千万要hold住,保持谨慎,仔细检查相关信息,如果有错误,要及时和校方联系,缴纳学费押金时也要先确定好院校,避免损失。检查内容包括,所申课程开课时间,课程名称,offer条件,及学生个人基本信息。 如有错误,及时告知学校更改。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学校的部分专业会有押金,如果学生未在学校offer deadline之前缴纳押金,那么学校有权取消学生的offer。在此建议,一旦学生确定了最终院校,一定要尽早缴纳押金,因为学校会以先到先得的原则来保留学生的位置。毕竟名额是有限的,对于迟迟做不了决定的学生一定不要犹豫了,要在与家人商量后,考虑自己的兴趣后尽快确定院校,否则满位后即使还没有到截止日期,学校也不再接受押金!交纳押金的方式可选择:信用卡,国际电汇或汇票。交纳押金后,学生需要把押金交费凭证一起发给学校确认。每个学校对于学费押金缴纳是否退还有自己的规定,通常情况下,学校只有在学生拒签的情况下或者未能达到学校的学术要求的情况下才同意退还押金。所以,学生在缴纳学费押金前一定要确定好院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 看公司入职后是否签劳动合同,是否缴纳社保
- 看清楚是否与你说的和想要的一致
- 看清楚offer中写的待遇是否和面试的时候说的情况一致 看清楚是否有含糊不清有歧义的条款 看offer写的是否专业,也能从侧面反映公司的靠谱程度和人事的专业程度
- 入职需要带些什么东西 薪资这一块
- 劳动合同细则要看,跟谈的是否一致,是否入职就购买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