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确定候选人的入职意向?

回答·33
最热
最新
  • 这个在沟通面试的时候也可以感受出来,在面试过程中更能快速感受出来求职者是否愿意做这个行业,还可以通过求职者的微表情去判定这个求职者的求职意向,因为人是会对自己反感和不理解的事情无意间表现出一些小表情和小动作
  • 看他需要需求适合哪个
  • 我们都说,互联网招聘不太容易做,随着每家公司HC越来越多,薪资越给越高,应聘者的可选择空间也越来越大。对HR来说,offer被拒是挺正常又挺心痛的一件事情。每次接完候选人的拒绝电话,或者入职当天,候选人没有来,瞬间感觉自己被整个世界抛弃了。 据说,只是据说,BAT里面其中一家公司2014年的Offer被Turn Down的比例是48%,另外一家是53%,还有另外一家的数字我不知道。连BAT都有被拒的时候,是不是感觉得到了心理安慰? 反正我看到这段据说的时候,又满血复活了。 01.九大offer可能被拒迹象 人们总说HR天生有种神准的第六感。有时候在发了offer后预感到这个人有可能不来,最后他真的没有入职。与其说HR有神准的第六感,不如说有些蛛丝马迹,让我们在招聘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有异样,这些异样暴露出候选人的犹豫状态,随着这些迹象的出现和展开,第六感就会告诉我们---他可能要拒绝你的offer了。 那现在我们就来讲一讲哪些细节会暴露上述的状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网络上也很容易搜到的,让HR闻风丧胆的九大offer可能被拒迹象: 1、漫不经心 面试官和候选人达成了口头上的Offer协议,准备给候选人发正式的电子版,候选人说:你先发过来我看看吧。 候选人潜台词:我手里已经有3个Offer了,不介意你再给我发一个比较一下。 2、收到Offer后迟迟不回复 Offer已经发出,在约定的时间内候选人迟迟没有回复,或者回复的时间超过约定的时间一两周。 候选人潜台词:HR小姐姐你别急啊,我还在等其他几个Offer呢。 3、入职时间无法确定 候选人接了Offer也已回复,但入职时间无法确定,或者说他想要的入职时间比较长。 候选人潜台词:我还在用你的Offer和现有公司或其他公司谈价码呢;或者是,我对你的Offer并不算满意,我还想看看其他机会。 4、入职前反复探讨细节 候选人已接Offer,在入职前的一段时间,反复希望和部门或HR探讨公司的各种细节,福利待遇,加班情况,交通车位,工作内容,项目方向,团队风格。他问的会特别细,有时候她想要知道的内容比HR知道的还要多。 候选人潜台词:我现在的公司不是很想呆下去,但是如果其他好的offer,如果合适我就会签,但是我也没有想好,所以我想多了解一些细节。 5、消失无影踪 候选人接了Offer后,忽然消失了,电话、微信、QQ,无论如何都联系不到他。 候选人潜台词:我先签了offer,但不是真的想要入职,那现在我要接你的电话,那我和你说什么呢?(嗯,挺有良知的候选人,不愿意撒谎就直接拒绝和我们联系啦!)
  • 问他什么时候能入职
  • 找到一个满足招聘需求的候选人很难,找到一个符合需求并且有高入职意愿的候选人更难,就如何快速确定候选人的入职意向,我有几点建议: 1,综合判断 老练的HR能在谈完话,就对候选人做出八九不离十的判断。常常是结合候选人的个人,家庭,性格等客观环境因素得到答案。 现阶段,大家对于个人隐私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怎样问得巧妙又不引起反感是一门艺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里就不过多展开。 但是提醒一句,不要过多地打探候选人的隐私,毕竟人家只是来工作的,要尊重对方。 目前国内,关于求职的discrimination(歧视)这条红线还没有被着重强调。但是在海外,这已经上升到政治正确层面。 关于性别,国籍,年龄,家庭等要求是不能出现在招聘需求中的。此外,如果面试的过程中,HR问了候选人相关的内容,也存在被投诉的风险。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海外的接轨程度越来越高,在招聘时还是需要时刻自我提醒。不要过多地打探候选人的隐私,但是候选人自己想要说的除外。 2,可以问客观问题 求职意愿很难用具体的量表表示,但是它可以在一些行动中被观察到。总结了一些我在面试中会使用的问题,比较客观,不涉及隐私,可以利用这些问题,来挖掘出: 候选人的动机是什么? 在得到这份工作后,候选人能做多久,投入程度如何? 问题清单: 在你过去的职业经历中,经理和团队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在工作中,最能对你的行为有所激励的是什么? 能和我说说,在你过去的经历中,最能激发你工作热情的工作环境是什么样的吗? 什么样的工作环境或工作氛围让你觉得愉悦? 你想要离开目前岗位的原因是什么? 你认为的工作生活平衡(work and life balance)是什么样的? 什么因素是能吸引住你在一家公司工作5年及以上的? 你对这一份的工作有什么期待,给你自己设了什么目标? 3,从细节观察 ⚠️一个对岗位感兴趣的候选人,往往会想更多了解岗位或公司的信息。如果候选人对岗位或公司外的内容很感兴趣,但是对于该关心的不关心。甚至像是和你在拉家常,那么这时候就要给自己提个醒,他的心思可能并不全在岗位上。 ⚠️以往的经验还教会我,如果邀请面试的电话打过去,候选人在时间上犹犹豫豫,推三阻四,又没有非常过硬的原因,那就是候选人对岗位的意愿度不高。 从很多方面都可以感觉到候选人的心不在焉。一通百通,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招聘,还适用于生活中哦。
  • 看他需要需求适合哪个
  • 我觉得能应邀约到单位接受面试者基本上都是有入职意向的,招聘方如果对此仍有顾虑,不妨利用先手主动提问一下候选人…😊
  • 只要薪资到位,工作环境也可以,基本都没啥问题
  • 面试过程中基本就能感觉出来
  • 直接问他呗 莫不然要猜么?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沟通系统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