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 offer 后被公司拒绝了怎么办?

在厦门收到 offer 后约定了在兰州周二报道,但是周日到达兰州因为政策要求需要隔离留观一周,跟兰州这边项目组和人事也报备了情况,申请延期一周报道,公司也是同意了,但是今天留观的第四天,人事突然通知说集团有人事调整,不需要我去报道了,让我重新找工作。
这种情况怎么破?

回答·41
最热
最新
  • 首先询问 HR,是什么原因不能入职。可以跟对方进行协商,看能否挽回,如果不能挽回,那么看你们签订的入职协议,根据协议要求对方赔偿,如果没有协议。只是口头的 offer 约定,那大概率只能自认倒霉,赶紧寻找另一个工作吧。
  • 一家公司,我能想到的收回 offer 通常有以下几种原因。 1.组织架构的突然变动导致职位取消。(这个几率小之又小,但发生了也没办法) 2.在后续的沟通过程中对候选人的评估产生了变化。 3.通过背景调查发现候选人提供虚假信息。 4.体检报告结果不符合职位录用条件。 重点谈第二条。 本身违法么?不违法。Offer 的法律效力只能和劳动合同同时生效,不能单独生效,更何况你没有收到纸质或电子版的 Offer。 建议这样做么?不建议。如果候选人因此已经提出了离职,是要找这家公司的麻烦的,本身这种行为对自身雇主品牌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常见吗?越不正规的公司越常见。因为职业的 HR 和经理应该在 Offer 前尽可能的对候选人有一个全面的评估,当然任何评估者也不可能完全了解候选人,所以可以理解。 再谈这个案例。 我个人认为这样的经理本身是不够成熟的,或者说反映公司价值观作为雇主缺少对候选人或者雇员的尊重。作为面试者尽可能了解公司的各种信息,包括薪酬福利制度本身就是再正确不过的了。 HR 作为公司窗口,表现出来的素质也不高。但这还好,即使再好的公司 HR 也可能会有类似的人,最关键的是你的直线经理如何,以及公司合规问题。(年假确实违反法律) 最后谈心态。 我本身是不会做出案例中公司的事情,但不管什么行业,总有这样的公司和这样的 HR。如果你本身接受不了这样的价值观,就简单地拒绝掉就好。求职毕竟是双向选择,可以负责任地告诉题主,三观不正的公司,绝不是大多数。 P.S. 其实很多墙头草公司的态度取决于是买方还是卖方市场,若真是人才稀缺,他们也就不是这个态度了。另一方面,跪舔的求职者多了,公司自然也就硬气了起来。都是辩证的。当然,衡量一家企业是否优秀,还是看他们的价值观。
  • 🙅‍♂️已经收到 offer 入职被拒,首先是不合理的        🔴offer 即聘用合同,是单位向求职者发出的邀约,虽然不是劳动合同,不收合同法的约束,但是,公司违约撤销 offer 要承担过失责任!       🔴公司违法撤销 offer 属于“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应该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可以向公司协商,若协商不成,可以直接向公司所在地提起诉讼,公司应该赔偿特定时间内的劳动报酬,一般是 1-3 个月的工资!
  • Offer(入职通知),是对应聘者的录用通知,代表着公司想与应聘者建立劳动关系。如果公司发出 offer(发出要约),应聘者也接受了 offer(接受要约),那就相当于公司与应聘者之间存在了合同关系。如果用人单位出尔反尔,就会给被录用者造成信赖利益的损失。 由于 offer 并不是劳动合同,双方还未建立劳动关系,所以在劳动相关法律里没有相应的条款对其进行约束,但 offer 仍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约束。 1.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2.劳动者在求职过程中,在收到入职通知书后,又被用人单位拒绝录用的,可以诉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
  • 如果很想去这家公司,可以争取一下。如果确实对方拒绝,那就抓紧时间找下一家吧。毕竟也不算正式员工。就算强行去了,也不会工作的很开心。下一家也许更好。
  • 个人建议:问理由 如果是真的收到公司 hr 发的入职通知书的话,后面又拒绝入职的话,你可以直接问 hr 理由,说拒绝你入职的理由是什么?就算面试更何况说是已经收到了,offer 的话更加是有权利去问理由了。 所以要是有那个 hr 人的联系方式,你可以直接打电话或者在微信上问他这个情况是什么样的,了解一下,我从中间的理由反省一下,是否是自己的原因,方便从以后求职的过程中好避免此类的问题。
  • 一、保存证据 被邀请人遭到拒绝以后应当及时保存证据,证据是主张公司承担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被邀请人遭到拒绝后应当将公司所发 offer、通话记录、交涉记录、遭受损失的证据等,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获得赔偿。至于赔偿的金额,一般会根据实际的损失来考量。 二、进行交涉 遭到拒绝以后,一定不能直接放弃,此时,应当与该公司进一步进行交涉,先了解拒绝原因,尤其是自身不存在过错的情况下,更应当与公司进行交涉,要求公司予以赔偿自己的损失。 三、提起诉讼 在交涉无果的情况下,被邀请人可向公司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赔偿,提起仲裁的时候,可通过国家工商登记平台查询公司相关信息,保存好信息后携带持有的证据即可前往仲裁委提起劳动仲裁。
  • 过了面试之后,公司发了 offer 后是不可以拒绝录取。在我国,根据法律规定,虽然公司 offer 的性质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实务和司法判例倾向于将公司 offer 定性为要约,公司 offer 一旦送达被邀请人,即产生法律效力,公司应当与被邀请人签订劳动合同。否则,公司便违反了《民法典》中的诚实信用原则,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发出 offer 后,公司拒绝录用怎么办 保存证据 被邀请人遭到拒绝以后应当及时保存证据,证据是主张公司承担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被邀请人遭到拒绝后应当将公司所发 offer、通话记录、交涉记录、遭受损失的证据等,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获得赔偿。至于赔偿的金额,一般会根据实际的损失来考量。 进行交涉 遭到拒绝以后,一定不能直接放弃,此时,应当与该公司进一步进行交涉,先了解拒绝原因,尤其是自身不存在过错的情况下,更应当与公司进行交涉,要求公司予以赔偿自己的损失。 提起诉讼 在交涉无果的情况下,被邀请人可向公司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赔偿,提起仲裁的时候,可通过国家工商登记平台查询公司相关信息,保存好信息后携带持有的证据即可前往仲裁委提起劳动仲裁。 法律规定 《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二条规定: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内容具体确定;(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规定:第四百七十七条 撤销要约的意思表示以对话方式作出的,该意思表示的内容应当在受要约人作出承诺之前为受要约人所知道;撤销要约的意思表示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在受要约人作出承诺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 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 提起民事诉讼的流程: 要准备起诉状,各项证据材料,包括合同及证明对方违约事实的证据。 各项材料准备好以后,到管辖地法院立案厅立案。 立案后法院程序如下:立案-庭前调解-庭审(开庭、法庭调查、质证、辩论、最后陈述、休庭)-领取判决-申请执行。 一、《民法典》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也就是说,企业发出 offer 之后,一旦劳动者表示同意,offer 的内容就成立了。双方都应该遵守 offer 的约定,执行 offer 约定的内容。如果企业反悔的话,造成劳动者信赖利益的损失,根据《合同法》的诚实信用原则,企业需要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赔偿劳动者的经济损失。 二、《民法典》规定:“合同当事人存在缔约过失,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民法典》将损害赔偿作为缔约过失责任的救济方式。损害赔偿属于补偿性赔偿,旨在弥补或补偿缔约过失行为所造成的财产损害结果。具体而言,企业发出 offer 后反悔,赔偿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需要赔偿劳动者从上家单位离职后应得的工资损失、可得经济补偿金的损失; 需要赔偿劳动者在此磋商过程中而支出的损失费用,如交通费、邮寄费、体检费等; 赔偿劳动者由于答应了企业 offer,错失其他就业机会的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 放平心态,正常看待,可能 这就是最好的安排,为啦下一份工作做准备和即将到来的更好更值得期待的OFFER.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