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一个公司值不值得加入进去呢?

回答·70
最热
最新
  • 五个点: 1. 招聘职位。 看公司,第一眼看的就是职位描述,而这里又包含了“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一个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的招聘官,会详细列举岗位职责和说明,比如在这个岗位上你需要做什么事?需要配合什么部门做好什么工作?后续还需要参与哪方面的管理等等。一个严谨而清晰的职位描述很能考验招聘官的水平和表达,也侧面而言,也可以看出这家企业本身做事的一个态度。反之,如果在职场描述上含糊不清,说不出任何重点,满屏看下来就是:“高薪招人”“期待英才”“福利好前景广”“有期权给干股”各类无法实际表达的内容。而对工作的事情只字不提模糊带过,说明这家企业自己本身要么就是没有什么核心业务,要么就是根基不稳没有什么可以说的。 2. 人员架构 在观察企业过程中,有一个点不妨可以注意下,也就是企业招聘的人员结构,比如一家人员架构成熟的互联网企业,会涉及以下几个岗位:技术、产品、销售、运营、设计、市场、行政、管培生or实习生等。当然,每个公司根据自身业务也会进行不同的设计,比如某电商公司对外招聘的可能更多的就是:电商运营、直播运营、信息流推广、短视频运营等等。但如果你看到一家企业人员架构和自己行业基本不符,比如一家做新零售线上服务的企业,在大量招聘地产招标专员,很大程度上说明这个岗位本身就不是这个企业的核心岗。如果一旦加入,后面所担任的也不一定是核心业务,就很容易被职场边缘化,对后续职场发展也非常不利 3. 薪资说明 很多初创企业,本身就没钱,但又想招到优质人才,就很喜欢在薪资说明中搞小动作,比如:一个“活动策划”在新一线城市为例,7~10K算是比较合规的,但是这个企业一上来就说我们公司活动策划岗10K起。一分价钱一分货,多出来的价钱企业总会想办法拿回去的。如果你看到高于市场行情的薪资条件,先不要急着心动,有可能这个企业是急招人,或雇主压根没想给这么多钱,最后面试的时候,对方很可能说:“我们是10K起,但是我们底薪4.5K,其他的提成+绩效+补贴+全勤,如果都达标月薪过万不是问题。”好的企业就好在敢于和你实实在在谈钱的问题,该多少就是多少,薪资结构和说明也会明码标价写的清清楚楚。而不友好的企业大多会虚报薪资,先把你骗进去再说,再给你设定一个严苛甚至比较难完成的业务条件,让你基本上每月拿底薪度日。在这里也多说一句:不要怕什么谈钱伤感情,你出来找工作第一要务就是赚钱养活自己,如果一家企业在薪资问题上都能和你不兑现承诺玩虚的,建议还是慎重考虑。 4. 业务说明 初创型公司往往很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很多时候自己核心业务都没有成熟运行起来,就开始想着大批量招人我就遇到过连一单业务都没有的公司,就开始着急忙慌的招人,结果进去之后发现完全没有业务可做。一般正常情况下,因为是先赚到钱了,后来发现人工不够,所以加大人工投入扩大生产。现在很多初创型公司可以说是本末倒置,一开始没有业务、业务线不成熟,在没有任何盈利的前提下盲目招人,最后盈利模式跑不通,就开始拼命裁员。你看,职场人最宝贵的时间全被耽误了。所以,面试的时候多问一嘴:贵公司核心业务是什么?盈利情况如何?不要怕没礼貌,能赚到钱的企业对方会有底气告诉你,没赚到钱的公司才会顾左右而言他。 5. 公司地址 很多人找工作其实很容易忽略一个点,也就是公司地址。其实一个公司地址的选择,也大概可以反映这个公司背后的一些信息如果你选择的一家企业,公司地址离上述的产业集群分布区域特别远,去面试可能连公交车都没有,或者在一个特别偏僻的工业区。说明要么就是刚刚成立没多久,要么就是没有认真选择办公地址。而这2个假设对求职者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信息。2赚不到钱也学不到东西才最可怕如果,你选择的一家初创公司在上面5个细节中,能通通过关,那么恭喜你。你来到了第2关,也就是在入职过程中,你还是有机会去判断这个企业该不该加入。可能有很多人说,今年情况不一样,能找到一份工作就不错了,为什么还有挑三拣四?其实,这并不是故意挑剔,而是让你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辛辛苦苦找工作,最后发现不合适又跳槽接着找工作的死循环。
  • 1、公司的发展、平台 2、人员架构 3、薪资方面
  • 1.老板的价值观 老板的价值观对于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注重短期效益的老板,只是想公司的估值、如何让公司买个好价钱之类的。 2.公司的企业文化 一家好的公司应该有一个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而很多公司往往都会忽视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这样的公司是没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 一家公司的好坏并不只体现在报酬的高低、假期多不多,这只是表面的因素,真正的好公司,是可以让你变得越来越好,在工作中成长的。
  • 1·一定要观察创始人。一副屌丝心态和姿态的,不跟。创业成功就为香车美女的,不跟。把自家近亲安排在公司的,不跟。三天两头换注意,频繁推翻自己和其他人之前的论证的,不跟。 2·观察创业团队的成员,这些人是否有正规公司背景,是否高度认可创始人的理念,是否有同进退的决心,如果团队里大部分成员私下都对产品和创始人的人品存疑,尽早撤出。 3·创业不是凭空出世,而是自然而然。创始人的角色不应该是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就要开天辟地。而是,自身的沉淀已经足够,无论是学识,人脉,经验,积累。 4·节假日的福利,还有大进取时期的表现。我记得我们公司拿到数百万美元风投的时候,大家本以为会庆祝一番,结果两个创始人也只是在群里告知新的 KPI 计算方法和薪酬标准。 最可鄙的就是,穷的时候大家一起承担,该义务加班加班。钱来了,就闷声不语。没有任何表示。 5·看创始人,以及整个团队的人的生活习惯和作风。看他们是不是一类人,是早上十点半都来不齐的懒散型人,还是每天迫不及待要去做事的进取型人。重要的不是很多人在一起做事,是专精的同类人在一起做事。 大概就先想到这么多,有点冗杂,慢慢编辑和修改罢。
  • 公司前景,行业前景。
  • 1.招聘职位 2.薪资说明 3.晋升空间 4.人员组成
  • 建议几点; 1、公司文化 2、公司发展史 3、公司愿景 4、公司体系 5、公司信用度 6、公司员工工作状态 7、领导层的管理水平 8、公司口碑 9、公司制度是否人性化 10、法人是否是失信人 进去这家公司之前,建议你先了解这些,避免入坑。
  • 1.公司在发展前景 2.公司的晋升机制 3.公司的薪酬福利 4.个人提升
  • 建议几点; 1、公司文化 2、公司发展史 3、公司愿景 4、公司体系 5、公司信用度 6、公司员工工作状态 7、领导层的管理水平 8、公司口碑 9、公司制度是否人性化 10、法人是否是失信人 进去这家公司之前,建议你先了解这些,避免入坑。
  • 1面试时看到的样子不等于全 面试是个技术活,也是一个持久战,而很多时候你完全可以从面试过程中窥探一家企业值不值得加入。 从个人层面而言,你需要对自我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现有的条件是什么,以及根据现状能做什么成绩来。 从行业层面而言,你需要了解你所面试的企业背后代表的行业发展趋势,趋势虽不可主导,但可以预判,比如高速发展的行业就是趋势。 在这里,我们不妨从入职前的招聘面试部分来进行判断,在这里我给你提供5个角度: 1. 招聘职位 看公司,第一眼看的就是职位描述,而这里又包含了“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 一个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的招聘官,会详细列举岗位职责和说明,比如在这个岗位上你需要做什么事?需要配合什么部门做好什么工作?后续还需要参与哪方面的管理等等。 一个严谨而清晰的职位描述很能考验招聘官的水平和表达,也侧面而言,也可以看出这家企业本身做事的一个态度。 反之,如果在职场描述上含糊不清,说不出任何重点,满屏看下来就是: “高薪招人”“期待英才”“福利好前景广”“有期权给干股”各类无法实际表达的内容。 而对工作的事情只字不提模糊带过,说明这家企业自己本身要么就是没有什么核心业务,要么就是根基不稳没有什么可以说的。 2. 人员架构 在观察企业过程中,有一个点不妨可以注意下,也就是企业招聘的人员结构,比如一家人员架构成熟的互联网企业,会涉及以下几个岗位: 技术、产品、销售、运营、设计、市场、行政、管培生or实习生等。 当然,每个公司根据自身业务也会进行不同的设计,比如某电商公司对外招聘的可能更多的就是: 电商运营、直播运营、信息流推广、短视频运营等等。 但如果你看到一家企业人员架构和自己行业基本不符,比如一家做新零售线上服务的企业,在大量招聘地产招标专员,很大程度上说明这个岗位本身就不是这个企业的核心岗。 如果一旦加入,后面所担任的也不一定是核心业务,就很容易被职场边缘化,对后续职场发展也非常不利 3. 薪资说明 很多初创企业,本身就没钱,但又想招到优质人才,就很喜欢在薪资说明中搞小动作,比如: 一个“活动策划”在新一线城市为例,7~10K算是比较合规的,但是这个企业一上来就说我们公司活动策划岗10K起。 一分价钱一分货,多出来的价钱企业总会想办法拿回去的。 如果你看到高于市场行情的薪资条件,先不要急着心动,有可能这个企业是急招人,或雇主压根没想给这么多钱,最后面试的时候,对方很可能说: “我们是10K起,但是我们底薪4.5K,其他的提成+绩效+补贴+全勤,如果都达标月薪过万不是问题。” 好的企业就好在敢于和你实实在在谈钱的问题,该多少就是多少,薪资结构和说明也会明码标价写的清清楚楚。 而不友好的企业大多会虚报薪资,先把你骗进去再说,再给你设定一个严苛甚至比较难完成的业务条件,让你基本上每月拿底薪度日。 在这里也多说一句: 不要怕什么谈钱伤感情,你出来找工作第一要务就是赚钱养活自己,如果一家企业在薪资问题上都能和你不兑现承诺玩虚的,建议还是慎重考虑。 4. 业务说明 初创型公司往往很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很多时候自己核心业务都没有成熟运行起来,就开始想着大批量招人 我就遇到过连一单业务都没有的公司,就开始着急忙慌的招人,结果进去之后发现完全没有业务可做。 一般正常情况下,因为是先赚到钱了,后来发现人工不够,所以加大人工投入扩大生产。 现在很多初创型公司可以说是本末倒置,一开始没有业务、业务线不成熟,在没有任何盈利的前提下盲目招人,最后盈利模式跑不通,就开始拼命裁员。 你看,职场人最宝贵的时间全被耽误了。 所以,面试的时候多问一嘴: 贵公司核心业务是什么?盈利情况如何? 不要怕没礼貌,能赚到钱的企业对方会有底气告诉你,没赚到钱的公司才会顾左右而言他。 5. 公司地址 很多人找工作其实很容易忽略一个点,也就是公司地址。 其实一个公司地址的选择,也大概可以反映这个公司背后的一些信息。 如果你选择的一家企业,公司地址离上述的产业集群分布区域特别远,去面试可能连公交车都没有,或者在一个特别偏僻的工业区。 说明要么就是刚刚成立没多久,要么就是没有认真选择办公地址。 而这2个假设对求职者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信息。 2赚不到钱也学不到东西才最可怕 如果,你选择的一家初创公司在上面5个细节中,能通通过关,那么恭喜你。 你来到了第2关,也就是在入职过程中,你还是有机会去判断这个企业该不该加入。 可能有很多人说,今年情况不一样,能找到一份工作就不错了,为什么还有挑三拣四? 其实,这并不是故意挑剔,而是让你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辛辛苦苦找工作,最后发现不合适又跳槽接着找工作的死循环。 职场人最不该被浪费的就是时间,浪费一天就是一天,这是多少钱都买不回来的。 现在连离婚都有30天冷静期,在最开始的时候多花点时间认真考虑下,又有什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