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入库效率太低怎么解决?

回答·204
最热
最新
  • 人员结构影响 1、人员配置: 组织架构设置的不合理,会让仓储内部的责任与分工不明确。进而导致架构内人员对库存质量控制责任心的变化。常见案例,如果让平级的两位经理级去管理均会发生碰触货位的不同团队,例如分拣与上架,往往会发生在讨论库存准确性责任的时候,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2、人员管理: 这里主要指的是人员本身性格是否具备认真、负责、仔细的特质。再好的管理制度、技术设备如果由不负责任的人去操作均无法达到预期的设置目标。 3、管理目标: 考核什么得到什么,仓储负责人必须对于库存准确性指标有足够的重视度与敏感性。必须将此点作为一项与管理层薪酬绑定的考核指标。 4、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宣导的方向,必须强调团队、责任、服务等方面的内容,让团队成员通过企业文化的引导,逐步向管理者要求的行为特质方面改善。 02 流程设计影响 1、第三方监督 仓储最高负责人不可过分的相信直属下属给出的结果。肉眼可以直观发现的问题点由该管理者自身去监督检查。对于隐性的大量数据必须要求公司安排第三方部门进行监督,而自身则作为辅助监督存在。 2、下游监督上游 往往一个企业是根据业务流程环节中的功能完备性进行部门的划分。通过下游向上监督,对于整体部门负责人全局把控力得到增强。 03 技术影响 1、信息系统:电商仓储环节对于信息系统的依赖是极其严重的,如果没有配套功能完备的 WMS 对仓储业务进行流程引导,而单纯的依赖人员,对于库存准确性这项指标的影响是巨大的。直白的来说就是没法控制!其中关键性的几个功能分别是:条码应用、PDA 应用、库存货位管理系统、人员信息系统。 2、软硬件设备:设备包含直接可以提高数量准确性的设备,也包含配套系统支持用设备。较为典型使用的例如在入库环节,通过条码识别、RFID 识别等设备进行入库品类区分与数量控制;在分拣或者盘点环节,进行被捡品的系统复核确认。 04 货品影响 1、相似性:在入库、上架、盘点、分拣、理货等环节均会发生对商品进行核对的环节。核对点基本分为:商品品名(汉字、字母、产品编码)、商品外观(图案、形状、颜色、尺码)。 2、复杂度:对于涉及商品组装的情况,注意防止组装/配件出现疏漏遗失、匹配错误等情况。复杂度越高,其中间出现问题越大,往往出现就是配件 3、过于微小物品在清点、保管与出库的时候难度均会加大。 05 货位设计影响 1、对于一品多位、多位一品、一位一品所谓的“位”指的是货位,所谓的“品”指的是 SKU,三种方式各有利弊,一位一品的方式,其货位与 SKU 对应关系极为清晰,代价是仓容利用率或单位面积保管量的下降。多位一品,其单位面积保管量的上升,代价是分拣效率的下降与库存准确性的间接下降。而一品多位的情况多发生在两种情况:a、单个 SKU 商品数量过大一个货位(或托盘位)放不下;b、随机上架模式采用的副产物。 2、分拣方式与其配套的分拨方式一般单量少的情况下会使用“摘果法”分拣,也就是逐个订单逐个分拣的方法。单量大的情况下会使用“播种法”分拣,其形式是批量订单统一分拣后再进行分播处理区分单个订单与对应实物。理论上播种方式操作的复杂度会导致比摘果方式出现的差错率会高。不过如果辅助有分拨墙、信息系统(波次汇总、分拨操作等)辅助的话,还是可以有效控制差错率的情况下,还可进一步提高分拣效率。 3、相邻货位是否放置相似商品由于分拣、上架环节是人来操作,在分拣与上架过程中极易发生看错了相邻货位的商品而出现分拣与上架错误的情况。但是这样也不影响按照商品产品线进行区域集中管理的思路,如果在信息系统不支持的情况下,线下做手工调拨进行此种管理对于人力的消耗是不容忽视的。 06 管理影响 1、盗窃:首当其冲要提到仓库管理中的这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对于盗窃情况不加以控制,会出现重大、难以弥补的恶果。 2、掉落:商品由于存储过程中保管不当,会出现商品掉落至货架底部、箱子之间等容易忽视的区域。解决办法一方面要靠提高盘点人员的责任心,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使用货位盒、异常箱、理货、盘点前死角清理等多种方式进行。
  • 1、做好生产计划;2、增加产能激励;3、优化入库流程;4、做好仓库人员三定:定员、定岗、定则;5、实行人才激励政策;6、提高班组执行力;7、做好培训,分析原因;8、定好入库量,实行奖惩制度
  • 首先得确定入库效率太低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 人员问题:人员配置不足,员工工作效率低,或者基层管理者为做到合理分配工作,监督不到位等 2 设备问题,设备不足,设备使用率不足 3.物料规划不合理,需求量较大的物料库位不足,导致无法及时入库,导致呆滞。(需求少的物料大量储存,导致溢库。无法及时消耗,占用仓储面积)。到货计划不完善,导致物料到货爆仓,无法进行入库 4·流程梳理:在收货,入库等方面流程太过繁琐,导致很多重复性操作,导致呆滞,无法计划是入库, 确定是什么原因导致,才能对症下药,相对应的问题进行处理,
  • 第一方面应该考虑的是实际操作者,要做到定人定岗定责,对新人培训要到位,提高每个人的实操效率,再考虑的就是基层管理者的素质,管理不到位操作人员再多也没有效率可言。第二方面考虑的是系统方面,应用与仓库相匹配仓储系统管理我们的仓库,如存在货物堆叠没有规律,货物存放货位混乱等现象,就应当利用系统对仓库进行合理的布局,做到合理利用仓库存储空间,提高操作效率,实际操作者➕系统结合类型
  • 1.优化团队建设, 2.设定每小时平均工作量,实行奖罚制度!
  • 因事而论,解决问题。
  • 按单一品类分开,并写上对应的标签后清点入库数量(或者弄套扫码器,对接系统),裹上缠绕膜并托运存储区或对号入座上架,并将库存录入系统。 2.沟通供应商,减少工厂的混装可能性,尽量按整补货。(如果能办到的话)。
  • 效率低只能说明钱没到位,奖罚分明,多劳多得,对于那种出工不出力的踢走就是,管理层定岗定责,做为基层当然希望可以少干活,多拿钱,连保安,社区巡逻队都有 3000 多的工资,还干一天休一天,贵公司如果给不出相对应的优厚酬劳,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效率可言。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与其 3000 招一个混子,不如 6000 来个猛人,宁缺毋滥就是这个意思。只是鄙人愚见 Boss 看着一乐就好!
  • 多招人帮忙啊........
  • 仓库入库效率太低要先找原因,原因:1、库房货物周转率过低,滞销品、临期品占库容量百分之三十以上。2、入库人员工作效率低,不熟悉货物位置,导致装卸工重复工作。3、库房是否爆仓,库容量减小。          解决办法:1、提高货物周转率,尽快找到合理的方法降低滞销品、临期品的库容量。2、加强人员岗位培训,提高工作效率。3、随时跟踪货物现存,合理规划货物仓位,加大库房库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