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未来是否会取代银行,成为主流的金融机构?

互联网金融自诞生之日起就被比作站在风口上的猪,两年内已十分火爆。互联网金融是金融行业的一场革命,这种模式是否可以替代传统金融机构成为主流趋势?

回答·82
最热
最新
  • 哪有什么互联网金融? 看看现在的形式, 就是传统金融互联网化了。
  • 无论互联网企业、金融行业还是普通用户,如何看待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如何运用互联网更深刻地改造这个行业,目前都还处在探索观察的阶段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时代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 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本身就有很强的关联性,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下,也是最快感知到融合这个大趋势的。 近几年,互联网金融产品层出不穷,互联网金融用户飞速增加,互联网金融的规模越来越大,与之相关联的是,收益、风险、预期等也都变得更加阴晴不定,难以预测。无论互联网企业、金融行业还是普通用户,如何看待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如何运用互联网更深刻地改造这个行业,目前都还处在探索观察的阶段。 对中国金融市场而言,供给和需求不平衡是长期存在的现实。然而,互联网凭借在用户、渠道、数据、效率、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则能有效地弥补、满足金融需求。 在中国,互联网金融会不会取代银行呢?恐怕还言之尚早。 相比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目前在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支付清算、完善财富管理、精准提供价格信息等方面有更高的耦合性,但在对冲风险能力、资产证券化、资源储备、线下大客户等方面难以撼动传统银行的地位。可以说,互联网金融还存在替代边界。 与其说,互联网金融是一种颠覆;毋宁说,是一种互补与融合。因为,互联网的技术可以给传统金融行业带来更多强化工具;互联网的思维可以给传统银行业带来更多理念更新。不可否认,目前互联网金融与整个金融行业相比,规模还是很小的一块。 且不论谁取代谁,毋庸置疑的是,互联网金融的大势不可阻挡。互联网金融已经正式升级为国家重点战略。互联网金融才刚刚开始拉开大幕,对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的影响才初现端倪。从这个意义上讲,百度进入还不算晚。同时,互联网上有很多长尾的企业,并不在传统银行的视野里,而竞争对手又不占据大数据的优势,而这恰是互联网企业实现逆袭的起点、抢夺用户的时间窗口。 目前市场上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眼花缭乱,以百度金融为例,连接人与服务是百度新的战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移动的优势、信息匹配的优势、数据挖掘的优势、流量入口的优势,尽量匹配最佳的合作伙伴。我们自己不会去办大学,但会与教师、教育机构合作;自己不会去建医院,而会与医生、医疗机构、社保机构合作;面对 360 行,互联网企业应该做的就是对接的桥梁、通道和杠杆。最终目标,是不做金融行业的颠覆者,而是做其他行业的撬动者。 “互联网+”金融,就是要突破传统灌溉模式,让所有人得到适当的与其需求相匹配的金融服务。百度将以信息整合和云数据计算为基础,开创一个自由、灵活、便捷、高效、安全、低成本、不问地位高低、不计财富多少、人人可以参与的新的普惠金融样板。
  • 看时代的发展,未来会取代银行会成为主流的金融机构
  • 会取代,我们90后马上要统治这个社会,现在90后谁还往银行存款呢?00后就更不会了
  • 没看见马云都被挤走了吗?银行想要私企的模式就直接抢果实了,国企想要民企的业务,想个理由就叫打土豪分田地,土匪都这样。
  • 按需求来讲会的,按市场来讲没戏,尤其我国市场。
  • 取代不了,只能是让银行不断的改进。很多交易是无法取代银行的,比如企业的一些业务,必须要求上门核实降低风险;还有一些实物贵金属的交易,必须在银行完成,还有……
  • 在全民借贷过去的时代,在现在全民老赖的时代,转移财产法院执行无力的时代,大胆去做吧,反正最后还是坏账
  • 不会完全取代的,不过互联网的出现和成熟,确实会让银行业开始从寡头行业变成竞争行业,开始不断地完成改革和优化的进程。就像滴滴快车的出现会冲击出租车,但是不会完全取代一样
  • 不会的。我国银行仍是规则的制定者,互联网金融的资金存管方仍然离不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