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时很焦虑压抑,很发愁,找到工作了却又不想去上班,这是为什么?

回答·703
最热
最新
  • 没有清楚自己的定位,有定位,有目标,有方向感就很容易就业,只有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会有努力的方向。 不建议长时间不就业,长时间待业会让人陷入焦虑,迷茫。
  • 离职原因没有结局。 在上家公司遇到的问题在这家公司同样存在。 比如公司流程不畅,自己不善于沟通但职能要求必须很擅长这个。 比如不想加班但从事的这个行业普遍要加班。 比如对收入不满,但市场薪酬普遍如此,个人竞争力又不突出。 归根结底,没有很强的变现能力,不能改变现状,又不知道甚至不想改变自己。
  •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当有一天,上班成为一件让你每天早上醒来都感到无比痛苦的事情时,你就该考虑换份工作了。” 不知从何时起,在 60-70 年代出身的人眼中让人无比向往的朝九晚五式的工作,已越来越被 80-90 年代出身的年轻人感到厌倦。 “每个月总有那么 30 几天不想上班。” “没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会出卖自己的时间换取金钱。” “上班就是在浪费时间与青春。” ...... 诸如此类的言论频繁出现在我们的社交网络与生活中,于是“上班”听上去像极了一个很丧的词。 据国内某求职网站发布的《2017 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近三年应届毕业生的离职率正在持续飙升,其中 2016 年高达 26.5%。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想上班了?”任何一个社会现象的背后一定有其错综复杂的原因。 作为一个已经上了 3 年多班的 90 后,我对这个问题充满了好奇。所以前段时间,我看了很多关于“不上班”的文章,也和身边那些已经不上班的朋友们聊了聊,收获颇丰。 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为什么不想上班?”,以及“不上班的话,可以做些什么?” “上班和工作 完全是两回事”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观点:“上班”和“工作”完全是两回事。大部分人说自己“不想上班”,其实并非“不想工作”。 这个观点我是在看谈话节目《圆桌派》2016 年的一期“呆着:不想工作怎么破?”时,被陈丹青点醒的。 “上班”是一种个人与公司之间的“商业交易行为”,公司付费购买你的劳动时间,你就必须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在规定时间到规定地点去做规定的事情。 而“工作”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或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之一。 简而言之:上班是为别人做事,而工作是为自己。 在《锵锵三人行》的百度贴吧里,某位网友对“上班”和“工作”的定义,我觉得形容得非常贴切。 【上班】= 带有一种勉强的、不情愿的、被动的、单纯为了不被带上耻辱的“无业者”帽子的那些家境一般的、又没有什么特殊才能的青年人、中年人所做的事情。“混日子”是上班族的普遍心态,因为收入不高,但又不能没有这份收入,所以“焦虑症”患者的比例也相对高一些,这在狼多肉少与攀比心较重的国家里最为明显。当然,也有一些人因惯性使然(上着上着就习惯了),他们对生活的要求也不高,所以“混日子”对他们而然就是最好的日子。 【工作】= 带有一种积极的、并不单纯为了不被别人歧视为无业者的、有奋斗目标并能结合自身能力的、想要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并能乐在其中的人做的事情。 所以千万不要混淆了“上班”和“工作”的概念。那些整天嚷嚷着不想上班的人,可能只是不想上班,而非不想工作。工作有很强的驱动力,陈丹青说,他也不喜欢上班,却可以像虫子一样醒来就工作,一直到深夜。 那么界定清楚了“上班”的真正含义,我们就来看看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不想上班。 “互联网的发达 让我们看清了彼此的生活”  其实我觉得,大部分人并非生来就讨厌上班。否则为什么职业倦怠症一般都出现在那些已经工作了几年的人身上,而不是在应届毕业生身上。相反,刚刚离开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反而对上班的积极性最高,因为新鲜好奇、没有经验。在对上班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和体会之前,我们往往会把“上班”和“工作”混淆一体,想从上班中获取工作才能带来的快感。 但结果往往是工作越久越发现:上班的本质其实还是为了赚钱谋生。幸运的话,它也许还能给你带来金钱以外的成就感;不幸的话,你就单纯是在做一笔拿时间换金钱的交易,所以才会有人抱怨“上班就是在浪费青春”。 但是生活在一个物质社会,一个人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牺牲点什么去换取金钱。而牺牲时间,可以说是每个人都天然拥有,且成本最低的买卖。所以上班赚钱,成了这个社会约定俗成的一件事情,它背后所折射的含义是:你要生存,就得上班。 所以大部分人哪怕上班没那么顺心,或正在做着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也只能忍气吞声,日子久了,倦怠感自然而来。 上班所带来的倦怠,相信每一代人都感同身受。但为什么我们的父辈母辈那一代,就从来没听说过谁谁谁不想上班,就干脆辞职了呢? 《圆桌派》里的观点很有意思:这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有关。 在通讯和互联网还没有那么发达的时代,人们的生活相对贫乏简单,那时他们工作和生活的重心都在自己所在的圈子里,并不了解外面的世界,人们是如何生活的。 但互联网时代,信息更加公开透明,
  • 没有目标,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再加上空窗期一长,人会越来越懒散,就不太想上班了,这种时候就需要逼一逼自己了,你的存款还有多少,每个月花销需要多少,有应急资金嘛,想想你没有工作的时候为什么焦虑,等到上班一段时间就习惯了
  • 我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我女朋友就是这样,频繁换工作,找每一个工作都说好好看,这一次没工作已经好几个月了,连面试都不会,语言沟通能力都快没有了,能力下降就慢慢被社会淘汰。  每个工作都在担心会不会有这个问题那个问题,工资不高,领导不好相处,真的是因为太久没有出去工作产生的后遗症。在家的情绪也会越来越暴躁,做什么都做不好,一定要记住,人生很长,但是一定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定的规划,不能没有目标去做某一个工作,那样子只能让自己荒废人生。好的人生不慌不忙!
  • 因为还没有经历过没有钱吃不上饱饭的日子。 因为还有父母可以接济自己。 因为没有老婆,没有孩子。 因为没有车贷,房贷。 因为可能是富二代。
  • 其实压抑时,是因为你自己迫于生活的压力没办法去更好的休息一段时间,而找到工作后,不想上班,主要是你找的工作应该不是自己喜欢并且满意的工作,你这种情况,其实建议休息休息一下,去看看海,适当的放空自己一段时间
  • 这是种闲太久的状态,害怕去面对,但又怕失去
  • 首先是确定为什么要工作,是因为要生存,所以要权衡收入,当发现收入完全不能满足生存,产生抵触思想,突然又发现如果不工作活着都是问题,不得已只能接受不情愿的工作,周而复始,很少有人能找自己喜欢热爱的工作,这个社会也不允许你有抱负理想,大家闭着眼睛搞钱就对了
  • 这很正常的现象。及时调整心态,到底是工作不合适,还是其他原因呢? 在职的人每天也不想上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