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消息撤回后,为什么还要提示“对方撤回一条消息”?
回答·17
最热
最新
- 微信理念:接收方体验由于发送方 比如:白底黑字比绿底黑字更清楚;不做消息已读未读。 撤回提示给发送方一个反悔的机会的同时,注重接收方用户体验,不会出现看到的消息莫名消失的情况
- 这个就关系到使用双方权利对等了。消息撤回是针对发送者需要“后悔药”开发出来的,那发送者就有了后悔的权利,消息的接收者同时也就应该具有对应的权利,否者交谈的双方就无法在一个相对对等的环境下对话。所以为了平衡交谈双方微信就给消息的接收者一个消息撤回的提示。同时也告诉消息接收不是我神经病乱提醒有消息到达,是那煞笔把消息撤回了,不关我的事!
- 对于发送方: 显示撤回提示,可以说明我对这次的谈话的准确性很在乎,我即将发送一段正确的问题给接收方;如果没撤回后没有继续发送,那么说明我后悔了,这本来是件尴尬且不好当面表达的事情,如果系统用一个提示可以化解尴尬那么体验后悔好很多,双方心照不宣; 信息的接收方: 如果接收方先看到了消息又看到一条撤回的提示,那么他可以等待他发送新的信息,如果对方发送了新的内容,接受信息的人会对发送者的态度给予肯定,并且双方会根据新消息展开对话,如果没有等来对方回复那么说明对方反悔了,也不必真是反悔的内容再继续对话了。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了沟通的效率; 如果接收方是翻阅聊天记录看到的提示,那么他可以根据最新的内容进行回复,避免看了很多错误信息后影响沟通效率。 如果没有这个提示: 信息的接收方可能刚看到一条消息后这条消息又莫名其妙消失了
- 让你知道他撤回一条信息,
- 个人意见... 从用户的角度考虑,当你看到某人撤回消息,用户就会很好奇,为什么撤回,产生一个好奇心理,可能大部分人会问一句,为什么撤回,怎样...也是正向告知用户,有人可能要和你说些什么,增加了用户交流的可能性... 从产品层来考虑,挖掘用户使用场景,虽然是一个大众的产品,但是使用群体还是以年轻人为主,两分钟撤回,也是给使用人群一个思考的空间,给撤回的用户一个修改机会,增加社交和谐性..
- 提醒对方,他给你发消息,留意问
- 微信一直没有做一个消息已读的功能,这是为了减低社交场景的强度,让看消息的人不用在看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做出回复。 而撤回消息留下相应的痕迹是为了让发送者知道对方消息已阅甚至还做了回复操作,只是回复的消息被撤回了。 这样的一个反馈我觉得利大于弊。
- 给掌控感 要给反馈 给提示 说一下 撤回 没有提示 就容易忽略掉撤回的内容 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撤回有可能有别的用途 没提示就没意义了
- 1、让收信者不至于感觉眼花,莫名其妙的感觉很不好,就好像孙悟空摘下来的人参果掉到地上。 2、凡事必有痕迹,没有痕迹也不符合常理,就像往河里扔一颗石子,也有涟漪,石子也确实移动了。 3、模拟现实场景,比如说写信,你写了错别字、用错了词,然后涂抹掉又修改,而这些涂抹掉的痕迹也富含意义,可能代表了你的重视、你马虎的性格、你写信怀揣的激动心情。 4、不同场景下,这本身就是一句微妙而又富含信息的语言: (1)我的意思是这样,我说出来,你看合不合适,算了,我还是不说了,你可以当我没说,你觉得不合适可以装作没看见。 (2)你眼没花,我确实发了,你没看完,我又撤回了,你来主动问我哈。 ......
- 微信消息撤回提示: 1.是为了给撤回方一个反悔的机会,可以重新编辑。不用重新再编辑,可以修改部分后再发送。 2:是为了给接收方一个交代,不至于刚看到的消息莫名其妙的不见了。如果是亲眼看见消息不见了,有点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