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后,还会有新人去做教培机构的学科类老师吗?

回答·469
最热
最新
  • 我有教资,不进学校不进教培,毕业后就兼职做一对一,快 20 年了。实话说,新人可以去教培机构锻炼,但是收入天花板很低,有经验资历后,教培机构不是个好选择。
  • 实际情况是,没有教资的人全部被清退了,有教资的人,有些转成了一对一的,原来一个小时也就一百来块钱,现在一个小时两三百,我认识很多之前培训机构的老师,现在要么转行,要么就是做一对一,但是薪资方面一个月也是一万五左右,也比大多数人的工资高,有些人说教资没用,是因为要么没考到,自己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要么就是有教资但是没渠道,找不到一对一的。所以别想那么多,连教资证都没有,还替人家担心后面的前途发展,殊不知人家已经赚的盆满钵满。
  • 我没有教资,但我有 12 年的教学经验。我不是被清退的,而是主动离开。对比了一下往年 3 月的收入,我现在自己带一对一比在机构带收入反而翻倍。 新人是不可能去机构了,因为机构现在也在玩擦边球,新人过去上班每天和做贼一样,肯定没法适应那样的环境。留存率不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教师除了上课还需要做业绩,这对有教育热情的新人来说基本不能接受。这两条因素导致现在的机构已经无法持续拥有全职教师了,他们现在改用兼职的教师成为常态,那么没有教学经验的新人更无法胜任。 现在机构能够生存下来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招生以后的费用给兼职老师的代课费能多低就多低,举个我这几天的例子:我带高三一对一,单价是 260 元/小时,但机构给我的兼职单价仅 90 元/小时。 新人,如果想赚赚零花钱,可以去玩玩。如果想锻炼代课能力,还是考编后去拿学校学生练手吧,学校会给你机会,家长也不敢生气,我还有差生可带,多完美的事儿。
  • 给即将当老师的人一些建议,前期不要去小机构,如果是男生去学校会穷哭,我现在上 2 休五,月入 2w+,找个大机构积累经验,把你所教的学段所有知识点+难题、压轴题研究一遍,最快的方法就是拿来主义,在 b 站上学个遍!比如初中数学你就把几何模型、最值、圆、二次函数、胡不归、阿式圆、几何大题辅助线全部吃透!初中培优新方法、精英大视野学一遍,像我现在阿式圆最值题都能口算,(最好 2 个段,初中+高中,小学+初中),然后自己慢慢接外面的学生,时机成熟就能通过转介绍积累生源,然后找几个老师租个房子自己单干!
  • 是啊!之前私立,坐班晚自习,压力太大,孩子根本顾不上,辞了。这几年也各种不顺,就因为培训机构平时周末都得上班,我一直不敢做全职,兼职课时费太低,暑假一天十小时,就这样两个月一起还不到一个数。可是更难受的是,本来说好周一五一天作业班小饭桌160,可是慢慢稳定人多了就想尽办法让我退出,周末带点还不够买菜的,既然带了不能学期没结束就走人,不地道啊!上半年就这样紧巴巴过去,现在快寒假了,竟然不声不响没排课了。我内心一片荒凉,自己得照顾孩子,生活房租,特自卑,都过了四十了,觉得人生好艰难。
  • 自从中了五百万之后我就在老家开了家书店,全是书,可借可买,300 平的大型阅览室可以让你看一天,我还在旁边加了一个便利店,方便书虫足不出门就可以吃早中晚饭,价格很实惠,一笼包子 5 块钱,饭也很便宜都是自家做的…奶茶咖啡都是 5 块钱一杯,也卖一些纸笔,没有任何玩具只有书,各类书籍有 10 万多册,虽然网络发达了也不能影响我开书店的梦想,赚不赚钱不重要,主要是希望下一代可以少接触电子设备,这些都是后话我得去买彩票了!
  • 做学科类老师看个人想法,双减之后学科教育机构的定位已经变成了非赢利组织,所以如果投身这个行业就不要想和过去一样赚大钱高利润这些,未来对学科类教育的人员标准和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越来越完善,不如投身到职业教育方向,这个除了能为国家年轻人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也是对中国教育做贡献啊。
  • 教育系毕业的该何去何从……刚毕业那会,信心满满地考编,一次两次落败,没钱也没信心,再考下去人就抑郁了。好不容易在教培行业适应了,却因为政策制度,工作直接中断,突然而又直接的失业。也曾想过再去考编,可才知道不是不想考是不能考也考不了。也想过转行,但是哪有那么容易呢。一直在找工作,蹉跎了时光,也葬送了青春,只平添了皱纹和白发。碌碌无为,虚度日常,可悲可叹。
  • 做个有个人 IP 老师的工作室,收入也很可观,新人 1.5 个 w 总有了,我是在新东方做了几年老师,某某后出来自己带学生,10 年教学经验,3/4 个 w 不是特别难  前提是要有,1. 学历背景 2. 教培机构锻炼两年 3. 责任心和教材熟悉程度 4. 和家长沟通的情商
  • 这话说的,娱乐圈整顿大家就不想当明星了?整顿是为了更好,更规范,而不是为了取缔。好的机构依然存活并且发展,而且要坚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于教培行业,可能纠正几个敏感字眼性质就会有改变,对于正规机构,纳新一点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