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332
最热
最新
- 核对开户用户银行存款信息: 让出纳把所有开户银行的对账单打印出来,对其账户一一核对,如果与账上不一致,应找出原因,并将每个账户通过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把银行对账单与银行账调成一致。 二、 盘点仓库存货数目: 组织财务人和仓库人员对公司所有存货进行大盘点,将所有的盘点存货明细账和存货数据进行核对,确保每个存货的真实性,如果不符和,则查明原因,并对其进行调整。 三、盘点出纳库存现金数目: 如果出纳一同盘点库存现金数不一致,则该与账上进行核对,查明原因,最后对其调整处理。 四、 盘点公司固定资产: 与设备管理人员一同对公司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核账,一方面建立固定资产小卡片,一方面核对账上是否与实际固定资产一致,并张贴在固定资产显眼处,以便下次核查。 五、 与供应商核对应付账款: 要求供应商制作每个供应商的应付账款对账单,先发给采购员进行核对,采购员核对完后,交由财务人员进行核对,如发现不一致,要查明原因,进行账务处理,核对时主要核对合同、入库单等单据。 六、 与客户核对应收账款: 制作每个客户应收账款对账单,先交销售人员核对,再由销售人员将对账单发给客户进行核对,如果不一致,要查明原因,将应收账款进行调整保持与客户一致,主要核对报价单、销售合同、送货单等单据。 七、 核查地税纳税申报情况: 查阅地税纳税申报报税情况,核对账上相关涉税数据是否与地税网上纳税申报数据一致,不一致,应查明原因,并进行调整。 八、 收集各种单据: 银行流水单据、出库单据、仓库入库与合同、生产领料单据、各种报表销售送货单据、等财务建账做账需用到的单证。 九、 核查国税纳税申报情况: 查阅国税纳税申报系统报税情况,熟识各系统的情况,核对账上相关涉税数据是否与纳税申报系统的数据一致,不一致,应查明原因,并进行调整。 十、 建账或账务处理: 以上单据准备好后,对于原来无账的,可以准备建账,对于原来有账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账务处理。 总之来说,当公司乱账的整理,我们按着以上方面逐个理顺、整理,每个方面都不能乱,理顺之后。最重要的是:不管是新来的财会人员,还是即将离职的财会人员,都应该在自己走前,把该做好工作交接准备好,以免给新来者留下诸多问题。
- 是我的话, 1、大概先把所有内账涉及到的银行账户对一下余额是否和银行一致;对一下供应商往来,是否有私户付款,也开了发票的; 2、再核对对公户的账户余额是否和财务总账一致,每月税务申报是否和系统一致 3、查看库存明细账是否有负数登记,给仓管核对,找出原因,找不出就写申请领导同意后坏账处理;现金是否有负数,往来账户是否重复挂账,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是否挂账太多该冲销就冲销。 4、看一下增值税税负,是否低于行业标准了 5、跟行政盘一下固定资产,是否账实相符 统计一下你接手后发现的问题,做一个财务书面说明给老板签字,让他也知道,至少是记得有这么个事情。
- 首先,了解一下公司如何运作,是都走基本户,还是基本户一般户并存,同时了解报销、采购、预付,走什么流程,是用钉钉审批,还是只用纸质版签字。 然后,结合现有的凭证、银行流水账单,制作对应表,看哪些是正常入账的,哪些是记错了,哪些挂羊头卖狗肉,然后才是梳理清楚,调整过来,有关变动汇总成纸面报告,交由老总签字。
- 1、先做好内部情况了解 了解本公司的经历,内部结构,股权结构情况等。 尤其是股权非常重要。发工资的(直接领导)和所有权的对立,将是最为难以处理的。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公司规模大了,业务多了,需要专职的会计。或者是你的上一任会计非常不靠谱。(ps:很多小公司,都是因为合伙人出现争议,才需要请专职会计。) 了解你为何会上岗的缘由。 2、对直接领导沟通清楚,让其知道自身的困难,和职责。 还有就是自己的底线。获得领导的支持。尤其需要进行规章制度的认真落实。 这烂帐,是不是由你来整理,如果是,那麻烦了,很多事情你没有实际经历不知具体情况,那么你可能会遇到非常多的纠纷,但实际情况是,很多时候,烂帐就一直烂着,三五年过去了,还想怎么着。偶尔领导想起来,就动一下屁股,实际很难解决。 另外就是一些混账,到底怎么处理,由谁来调整。以我们公司已经步入正规的情况下,依旧偶尔会有混乱的情况,那么整还是不整?一般都是直属领导说了算。混帐,需要对这个公司有深入了解后才弄得明白,谁是那个明白的人,明白的人是否也不记得具体情况,关键还是怕有不认账的。但你也需要在自己今后的工作中,制定一些简单的方便快速查找的方法,在摘要中体现。避免自己出错。(ps:但不代表你真的不需要研究这个公司的烂帐混乱的帐本等。至少借贷平衡,报表平衡,年初年末等要对应吧?这是一个考验。) 至于说是假账。这个无法判断。别问为啥啦,别自作聪明。有些东西不是那么合理,但确实是发生了。装都装做不知道。税局没提意见,你着急什么呢。尤其是,如果发现上一任的会计工作有问题,老板舍不得出钱找事务所的来查账,那就肯定是累死你,还没有什么加班补贴。夸奖一两句如果能当饭吃,那我请你吃饭好了。毕竟没有当年那种冲动了。 说实话吧,这些东西其实对接手的会计关系不大。但会很烦。你可以推说不知道。防御了所有的攻击。 还有就是直接摊出底线,哪些事情你不做,谈不了,就不要做了。实际操作中,没法完美主义。哪个公司能所有的函证成功?不过是高风险的事情不做。(例如虚开增值税发票,没有合同等找死情况。) 3,接受工作安排,并且留下证据。 哪些证据需要留下来,或者由你另外复印保存等,我觉得这些有需要: ①上一任的交接清单,明确了你是何时开始工作,接收到哪些信息等。光明正大需要领导签字。(在我天真的看来假账也是之前的假,和你无关,不知道具体的法律如何界定,但至少是一个证据。) ②你接手的账目情况,以你交接的时候的截止日期为准。不需要领导签字。有时候可能需要偷偷摸摸的自己留。怕资料外泄的公司有,但这样又乱又假的公司一般没有管理得那么好。当然,自己不要乱放,也不要做非法用途,不要给人发现了。 ③注意的是欠账情况,需要特别的另外再弄一份保存。也方便将来追讨。 ④若是老板大方,可以找个事务所做一次审计,出个审计报告,虽然可能性太低。 还有就是事务所承接清账的业务,当然挺贵的,效果也不确定,但适合股东有纠纷的。 4、建议建立新的帐套。与之前的账本进行区分。 建立新的帐套,是为了后面的核算清晰明了为主。 也是对自己的工作量,工作成果,进行表达。 也方便进行统计,分析。 工作是需要汇报的,把这些工作都清晰的表达出来,体现出你的价值。 对了,还得学习行业潜规则和显规则。思考其为什么。 或许需要保留部分你接手后,可能对自身不利的证据。 5、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能改变的事务。 但说实在的,依旧看你这个公司能不能在后面做好各种规章制度的完善建设。 关键需要领导支持你,同时也需要同事配合你。 一再提醒要内部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否则接下来的新的帐套,依旧是混乱的,非常假的。 人员出差报销,依旧拿收据忽悠你,还是拿去年的发票,那实在没法做。 甚至一两个领导直接叫你帮他想办法找发票来报销。 更可能触及底线,要你合谋欺诈公司财产。 你更加需要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有选择的方案给股东,总经理参考。如果 a 方案不行,那换 b 方案。b 方案不行,换 c 方案。能多完善一分就一分。也算是对得住自己的职责。
- 1 再乱,交接清单也必须清楚,利于分清责任。接手后不能乱。 2 长期的账一时半会不会清!接手后的工作中发现一个改正一个,任何事都可以顺藤摸瓜解决,财务更是如此,乱账犹如破案,合法合理解决掉就是功成之日。看到有人提出让领导给时间专门理乱账,这是理论,还是笑话。日常工作不能耽误!
- 无论于公于私,都不能让这种错误延续下去,应该明确责任,在保护好原来的会计资料的同时,跟领导汇好报,纠正原来的错账,拒绝做假账,拨乱反正,还一本清晰明了、准确无误的会计账。 一、接好移交,明确责任 核对好相关资料。看问主的标题,估计你已经接移交了,会计移交大多是一些账本、凭证、报表等会计资料以及印鉴等,移接交的会计资料必须要装订整齐,按照移交表上登记的册数清点,确保资料完整、数量准确,防止遗漏等情况。 核对好相关数据。会计移交不涉及现金资产,但要做好账实账表、账账的核对工作,尤其是账实核对,比如报表上现金科目多少要与出纳员核对无误,存货等物资要与仓库保管员核对无误,银行账户余额要与银行核对无误,如出现错误要及时指出,并在移交中注明。 我认识的一个会计就在接移交时发现了上任移交的银行对账单与账本上的存款数据不相符,接移交时他提出了异议,并把这事跟领导汇报,经初步检查,他的上任的确有经济问题,后来,由纪委介入查实处理。 妥善保管会计资料。对于上任移交下来的会计资料需要妥善保管好,你可以翻看查阅,但是不能拆散,不能损坏,必须保存好所有的会计资料。 无论他原来的处理是否正确,那都是他的责任,你不需要对这些已经存在的会计资料做任何改动。 二、学用结合,仔细查账 刚接手单位会计,你要做的事是熟悉单位的会计业务,那就必须去查看原来的会计资料,这是一个学习熟悉情况的机会,通过查账,了解单位的业务流程,学习正确的处理方法。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因为单位要清理往来账,为了把单位账上的往来科目一个个弄清楚,我在档案室呆了一个星期,翻看了十多年的相关账本和凭证,对每一笔往来的来龙去脉都弄清楚,既把事做好了,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查账不仅仅是学习,也能发现上任的错误,要多花点时间把原来的会计账本和凭证仔细查看,如果上任错账比较离谱,需要归纳汇总他原来的错误问题,哪些是错的哪些是假的,分别列出来。 对不正确的账务记录在检查底稿上,记录下时间、凭证号、摘要、金额、账务处理情况等,把正确的处理意见写出来。通过梳理,对于自己将来要做的事也有了头绪,便于开展工作。 三、做好汇报,明示结果 如果发现错账影响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通过账务处理予以更正,对于影响较大的,如债权债务不清楚,有收入支出数据与原始凭证不符或者有虚报冒领等情况出现,必须将情况以书面报告的形式跟领导汇报。 书面报告将错误情况汇总,并一一列举,将存在的问题、错账的影响、更正的方法以及今后的会计工作方法都写清楚,将纸质报告报送给你的主管领导和单位负责人,当面跟领导汇报,同时,通过电子邮件给他们发送电子版,以记录你向领导汇报的事实。 如果领导重视这事,他会在报告上签上意见或者告诉你按你的方法实施,如果领导不重视或者不赞同你报告的看法,今后因为上任错账这件事影响到单位,也与你没关系,你发现问题并提出意见了,是领导没有采纳,责任在上任和主管领导和单位负责人。 如果领导不仅不赞同你的做法甚至还希望你跟上任一样做糊涂账,那就得考虑换工作了,在这种没有原则的领导手下打工,财务上的问题得不到纠正,财务管理很难步入正轨。财务管理混乱的单位,违纪、违法的风险很高,到时财务人员难免受牵连,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四、纠正错账,拒绝做假 明智的领导都重视财务管理,不希望财务方面出问题,肯定也会支持纠错工作,那么你要做的就是更正以前的错账了。 更正方法最好先写出更正说明,按照错误问题一个个地填制更正凭证,把说明当附件,如果涉及到调增支出或者成本的情况要让领导在更正说明上签字。 把错账调整好后重新出一份报表,再开始新的业务,此后的会计业务按照正常的方法记账就好。 这样的更正方法能理顺错账,又不用完全重做,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量不大,是可行的,重做会破坏原来的记录,不利于划分责任。更正错账对于接任者来说是一个学习熟悉的机会,也是展示业务能力的机会。 会计人员不仅要精通业务,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贪不沾,不做假账。 在工作中出错无法避免,错了可以更正,但是做假账可万万不能,这是一个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是法律底线。 违法的事坚决不做,宁愿丢掉饭碗也不能丢掉原则。
- 我没有处理过乱账,一直都避免接触这种情况。原因:当事人可能已经离职,死无对账。其次可能存在大量假发票,非个人能解决。第三,税务风险太大。如果要接这种工作,前期账务封存,划清责任时间点,然后内外部进行对账。怎么做很多前辈已经解答的很清楚了。按对账结果建新账套。前期乱账慢慢清理,保证工作能继续。如果税局查账,责任可以减轻些,但知情不报责任是躲不开的。所以建议你不要接这种工作
- 作为一个整理了几个公司乱账,乱流程,乱管理的前辈来说一下。整理账不难,无非是应收应付,其他应收其他应付科目的正确度,仓库库存量的准确率。但是要知道整理乱账的过程中,你可能和其他部门有不可避免的冲突,整理乱流程中你可以会损到别人的利益,那些才是头疼的事。往往你所有的都整理好了。老板可以卸磨杀驴了,于是以你的沟通能力有问题,因为这过程中背后可是有很多人没少去告你,至于告的什么事,反正就是颠倒黑白的。 另外,一个公司账乱说明老板至少不肯在财务上花钱,要不然早请一个人弄,能一直乱?你就别想他说到时加工资什么的。如果可以还是换工作吧。 别问我怎么那么清楚,因为经历多了,自然就明白了。
- 做完之后可能就被一脚踢走了
- 基本上内账大部分我都是重新整理的,外账调账即可,当然不清楚的一定要问各个能够说明白的人,就算还不清楚,就按照常识做就行了,没那么多唧唧歪歪的理由。账本来就是可以调的! 没错,工作量是很大,那只是前期,为啥就是说金牛座是最适合做财务的呢,这或许是理由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