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公司为首个三胎员工奖励 100 罐奶粉,你觉得这种做法能缓解职场女性的生育焦虑吗?
回答·58
最热
最新
- 当然不能 生还是比较容易 养 可是太难了 100 罐奶粉换不开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以及更高学府的各项费用费用 把 100 罐奶粉换成从幼儿园到研究生 22 年教育经费 饭费全免 并从幼儿园开始 直升到研究生毕业 这样或许会缓解了生育焦虑
- 我是一个职场女生,我双十一买了 24 件东西,但如果我生孩子了,我可能只会买 12 件东西,而且有 10 件是给家庭给孩子的。你问我为什么不生孩子,我会回答:因为我自私。就这样,谁爱生谁生
- 不能,经常听别人说,一孕傻三年,对女生太不友好了,怀孕期间确实记忆力不如从前,身材也会走样,不仅仅是这些焦虑,还得腾出时间去抚养孩子长大,陪伴他成长,期间的吃喝拉撒都需要一大笔费用,生活压力,经济压力都会让你头大
- 你觉得,我缺的是 100 罐奶粉吗????🤣多了这 100 罐奶粉。我得少活 10 年!留着我的狗命,给国家纳税,不香吗?
- 看了这评论,难怪生育率下降了 90%,因为就像是你不涨工资,发了笔奖金一样,这个月画完,下个月就没了
- 这是公司和员工双赢的好办法,而社会对“三胎政策”的讨论又多了一个新的思路。 公司相应国家号召,对三胎员工进行奖励,买奶粉的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如果直接奖励现金,还没有100罐奶粉的效果好,因为实用又贴心,**比钱要有温度得多**。现在引起讨论,公司既赢得了员工们的人心,又赢得了好名声。 员工获得了奖状和奶粉,精神和物质奖励兼得,所以才主动发朋友圈表示感谢。有人说在上海生三胎不会缺奶粉钱,这话有点奇怪,**上海生两个、三个的也不都是富豪,在哪生小孩都会花钱买奶粉啊,省下来的钱干点什么不好?**视频里也说了奶粉是刚需才买的,人家的考虑怎么就被贬低成多此一举? “三胎政策”刚出来的时候,社会的大部分声音都是不乐观的,生不起、养不起、躺平等等言论都是打工人的心声。这个事件恰恰就是打工人获得了精神和物质支持,虽然只是一个特例——
- 抱歉,没有,作为一个自己带娃+上班的 2 岁孩子的宝妈,体验到生活的真的好难。 1.幼儿园方面: 每个月的值日+家长交通志愿者+亲子活动+学校组织的活动。请假真的好难,这只是一个娃的前提下。幼儿园说,不要都爷爷奶奶来,父母也要参与其中。可是父母要上班呢,爷爷奶奶不来咋办。 2.公司方面: 开公司的老板不是福利机构,他们也无法承受员工怀孕+产假+哺乳期,岗位留在那里,工资照发,还要招个临时工来替换员工休假的岗位。 部门的同事,公司不招人的话,就要分摊到其他人的工作量上,特别尴尬。 待产假归来,临时工肯定已经过了试用期了,对方何去何从,原来岗位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两个萝卜一个坑,公司的开支在哪里。 三期员工是法律保护的,实际上成本是公司承担,公司也难,大企业/公务员还好,小微企业和创业的老板,他们自己也难。 有的时候孩子有事,早退和请假,HR 看着考勤表都很尴尬。 3.自己方面: 之前单身的时候买衣服商场,现在有孩子买衣服拼多多了,奶粉尿不湿衣服开支真的好大,肉眼可见经济方面倒退。 之前找工作不考虑通勤半径,不考虑是否 996,只要工资到位,哪怕 007/出差/驻项目/单休无休都 ok。 希望自己经济独立,家里老人目前帮助不了,工作要保得住,孩子也要照顾的上。现在的我找工作就很难。(岗位可以随时请假不会耽误,通勤半径赶得上孩子放学上学,必须节假日+周末休息+准点下班配合随孩子放假时间,不然加班或上班,孩子没人带。) 在找工作方面,无论保证绝对不生娃,hr 招聘的时候还是会咨询,同岗位来说,异性会让 hr 更有安全感一些。他们也害怕招聘进来的适龄女员工,进公司就怀孕生娃休产假,休完产假再二胎之类的。 之前很努力想职场拼搏,有了孩子之后进取心就顾虑太多了,能顾家能合适的工作,真心难找。 现在早上早期看书发邮件,等孩子起床吃饭洗漱送学校,速度冲地铁口上班去公司,下午速度下班冲向地铁口去学校接娃,回家买菜烧饭带娃哄睡,孩子睡了再加班。某天孩子睡得早,自己坐在沙发上喝杯牛奶,都觉得是难得的幸福。 最后,其实我不是缺那个 100 罐奶粉的钱,才不愿意继续生娃。 我缺的是: 保姆——管家务 育儿嫂——管孩子 托班费+尿不湿+奶粉+衣服鞋子+玩具+早教班+学区房+兴趣班+家教+未来十几年的其他投入成本——通俗的来说,就是钱~ ... 如果要鼓励生育力,能解决上面的问题,把自己生完孩子没有后顾之忧的话,焦虑感会没有。 现在,100 罐的显而易见不会缓解。
- 哈哈,这简直是对女性智商的侮辱。
- 肯定不能啊,只是奶粉用处也不大,生孩子多辛苦更何况是三个,生一个就够得人忙活了,现在恐婚的人都那么多,何谈生孩子,生了孩子还要花时间照顾他们还特别伤身基本都不能在继续工作了,生了还要教育他们,带他们上学,压力那么大开销那么大
- 直接给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