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老师要具备哪些能力?
回答·50
最热
最新
- 书法老师,第一、要写得好,不管软笔、硬笔;第二、要有丰富的书法专业知识;第三、要有较强教学能力、亲和力、与学生交流勾通能力、耐心及因材施教的能力;第四、要善于与家长勾通的能力;第五、热爱书法教育,以传承书法艺术为己任,为国家培养更多书法后辈,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
- 作为一个一线的书法老师,最真实的感受是:很多都是大班的和低年级的孩子,真正喜欢书法的,或者是想在这方面有所建树的学生和家长,非常少,所以呢,书法老师的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书写习惯,(坐姿和握笔的姿势,因为现在很多孩子的双子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同时能够让他喜欢上写字,就阿弥陀佛了。
- 首先,至少应该是书法专业毕业的。
- 1.专业方面的水平要足够,软硬笔教学要都会,行草隶楷篆基本要都能上手。 2.要有足够的控堂能力,维持一个课堂的纪律稳定性,让学生的兴趣,专注力这些都得到集中。 3.了解多种教学的方法,要明白大班课,怎么上小班课在上,针对不同进度的孩子,同一节课堂的针对性教学又要该怎么上。 4.站功要足够好,一天站五六节课没问题,不会喊腰酸背痛。 5.要会手把手教学,一些学生的领悟性差,要手把手教学带着他们的手写,让他们体会这个字该怎么写。 6.了解书法考级的流程,以及针对性的练习
-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书法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应对新的挑战、加强自身修炼、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书法教师面前的任务。我想就中小学(包括培训机构)书法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谈几点看法。 一、书法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作为一名合格的书法教师,不仅应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同时还应具备较扎实的书法专业知识,如书法美学、书法史学、文字学、碑帖学、金石篆刻学等;还有与书法相关的知识,如文、史、哲的基本理论,古典诗词、书画题跋以及其他姊妹艺术,包括音乐、美术、戏曲、佛教等对书法的影响等。 1.具有合格学历的文化基础知识 文化基础知识是书法教师必备的文化修养,合格学历或同等学历的文化知识是从事教育和书法教学工作以及进一步自学和进修的文化基础,同时也是书法教师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丰富的书法专业知识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书法教材和高中阶段的书法、篆刻模块教学教材所呈现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的书体以及与书法相关的领域也很广,需要教师精通教材内容。 3.熟练的书法专业技能 书法教学除了要让学生了解、掌握一般性的书法常识外,更重要的是助其进行技能、技法训练(用笔的方法、结字的方法)和简单的创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技巧,能在课堂上进行准确、生动、迅速的演示。 二、书法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 作为一名书法教师,不仅应具备一定知识结构,还应具有以下能力,才能胜任好书法教学工作。 1.钻研和灵活运用教材的能力 深入钻研、分析和挖掘教材的内涵,灵活地运用教材是教师的基本功和基本素养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认真研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和《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解读》。通过 12 年的在校书法学习,一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为今后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三是通过教学逐步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和生活质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并做到学以致用。 2.讲授与演示的能力 在深入钻研、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如何将所讲授的知识浅显、通俗易懂地传递给学生,这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强,讲授的知识、概念要准确无误。在教学中要加强直观演示,建议采用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这样有益于学生学习和巩固所学的技法。 3.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 了解学生的心理及接受能力是书法教学的一个原则,学生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和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其心理和接受能力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小学阶段的低年级学生应侧重书写习惯的养成教育,如硬笔的执笔方法,写字的姿势等;中、高年级侧重毛笔字训练,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把字写得规范、美观、整洁,初步形成对祖国传统文化书法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教学条件等,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4.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持与帮助。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可优化课堂教学。比如,教师通过制作课件可直观、形象地讲解汉字的基本点画,分析汉字的结构;通过投影仪的演示,学生可清楚地看到教师范字的书写过程,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无疑会起到辅助作用;学生通过网络可搜索书法方面的信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书法的兴趣。 三、书法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涵养 书法教师是书法文化的传播者,教师素养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提升教师的人文涵养至关重要。 1.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师要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要学会采集、搜集、整理、处理书法相关信息,注意日常积累,为教学服务。 2.关注书法发展动态 教师要关注各级、各类书法比赛、展览,有的展览可辅导学生参加,有的展览可教师自己参展;要培养学生和自身的参与意识,关注书法发展动态和走势,拓宽自身视野,逐步提升自身人文涵养。 3.从历代碑帖中汲取营养 历代碑帖犹如浩瀚的长河,有取之不尽的营养,是我们学习的重要资源。建议书法教师在训练时,先主攻某一种书体(楷、隶、行均可),同时要兼涉其他书体的临习,尝试体验不同形式的创作练习,时间久了,自身的技能、技法和笔、墨功夫肯定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4.提升对历代名家、名作的鉴赏能力 纵观历代名家、名作,各具艺术特点,从用笔、用墨的技巧、字形的处理,到谋篇布局,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时代特征,我们要学会欣赏、学会解读、学会诠释,提高对风格各异的书法作品的解析能力。同时还应关注现代书法作品的特征和创作的形式等。 书法教师的专业提升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坚持不懈,我们的书法教育事业一定会取得新的成绩。
- 字写得好看就行, 现在谈书法太早, 全是培养兴趣的, 高考不减分就好!
- 书法是一门没有统一审美标准的艺术,或者说它的标准并不是清晰的唯一的。作为这方面的老师最少应该了解书法的演变过程,对审美方面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要分清历史主流和江湖习气,同时洁身自好、正本清源,我想是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的人的基本操守。
- 要有自信,在临遍古帖的基础上,还会创造,创造出来的作品要有“老子自己花钱买的纸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气概。前提是,临遍古帖!临遍古帖!临遍古帖!这个古帖最最起码是第一二三梯队的都临过一遍且临得像才算数。
- 有的人会写不会教,所以基础知识、教学方法缺一不可,再一个就是孩子们喜欢跟你学很关键,一定具有人格魅力、让孩子在短时间接纳你
- 不要把书法课上的太死板,太枯燥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