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工程师那些事儿

473 2450
  • 全部
最热 | 最新
  • PCB中阻抗连续的计算涉及多个方面,常用方法如下:   微带线阻抗计算   对于微带线,可使用以下近似计算公式(以常见的IPC公式为例):   - 特性阻抗(Z0): Z_{0}=\frac{87}{\sqrt{\varepsilon_{r}+1.41}} \ln \left(\frac{5.98 h}{0.8 w+t}\right) 这里,\varepsilon_{r}是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h是介质厚度,w是信号线宽度,t是铜箔厚度。   带状线阻抗计算   带状线特性阻抗计算公式比如: Z_{0}=\frac{60}{\sqrt{\varepsilon_{r}}} \ln \left(\frac{4 h}{0.67 \pi w\left(0.8+\frac{t}{w}\right)}\right) 各参数含义与微带线中类似。   借助专业软件计算   像Cadence Allegro、Mentor Graphics HyperLynx等专业的PCB设计软件,在绘制好线路、设置好相应的板材参数(如介电常数、厚度等)后,能自动计算出各线路的阻抗值,并且可以通过模拟分析不同布线情况对阻抗连续性的影响,直观呈现结果,便于工程师调整设计。   考虑其他影响因素   在实际计算中,还需考虑信号频率、温度变化、过孔、线宽变化等对阻抗连续性的影响。例如过孔会引入额外的电感和电容,破坏阻抗连续性,往往需要通过合理设置过孔尺寸、反焊盘等进行优化,确保整体的阻抗连续。   计算过程中要依据实际的PCB设计情况,准确代入各参数来保障计算的准确性,实现良好的阻抗连续效果。
  • 不需要,自己网上学信网,进公司
  • 硬件设计或者嵌入式都行吧,至少天花板比较高。
  • 可以的,跟着自己走就行
  • 嵌入式工程师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年龄危机,但情况因多种因素而不同。   存在年龄危机的因素   - 技术更新换代快:嵌入式领域技术更新迅速,如芯片技术从单核到多核,再到如今集成人工智能处理单元;新的通信协议不断涌现。年轻工程师可能更擅长快速学习这些新技术,对于年龄稍大的工程师而言,如果不能及时跟上,就会在技术竞争中处于劣势。 - 工作强度较大:在一些项目中,特别是产品开发周期紧张时,可能需要长时间加班和高强度工作。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可能较难承受这种工作强度,和年轻人相比,在精力上会稍显不足。   缓解年龄危机的因素   - 经验积累优势:随着年龄增长,嵌入式工程师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比如在硬件电路设计方面,他们能够凭借经验快速判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系统调试时,能够高效定位故障点。这种经验对于复杂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产。 - 行业稳定性和深度需求:嵌入式系统应用广泛,如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智能家居等领域。这些行业需要深入了解行业知识和系统底层原理的资深工程师,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经验的嵌入式工程师在这些领域能够凭借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和技术积累持续发挥价值。 - 转型管理或专家路线:年龄较大的嵌入式工程师可以转型为技术管理岗位,利用自己的技术背景和经验来领导团队;或者成为技术专家,专注于解决复杂的技术难题、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和技术指导,从而避开单纯的高强度一线开发工作。
  • 嵌入式软件是嵌入在硬件设备中的软件,是设备智能化的关键。   特点   - 专用性强:嵌入式软件是为特定的硬件设备和应用场景定制的。例如,智能手表中的嵌入式软件,是专门用于实现手表的时间显示、健康监测、消息提醒等功能,与智能手表的硬件紧密配合。 - 实时性要求高:在许多情况下,嵌入式软件需要实时处理外部事件。像汽车的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软件,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对车轮速度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处理,及时调整刹车压力,防止车轮抱死。 - 资源受限: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资源(如内存、处理能力、存储空间)相对有限。以智能家居中的温湿度传感器为例,其内部的微控制器可能只有几十KB的内存和较低的运算速度,软件必须在这种资源限制下高效运行。   开发流程   - 需求分析:明确软件功能、性能、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比如开发一个工业控制嵌入式软件,需要确定控制的精度、响应时间、安全等级等需求。 - 系统设计:包括硬件平台选型和软件架构设计。例如选择合适的微处理器、传感器和执行器,以及确定软件是采用分层架构还是事件驱动架构等。 - 代码编写:使用编程语言(如C、C++等)编写代码。在编写过程中,要考虑如何高效利用硬件资源,如优化算法以减少内存占用和运算量。 - 调试与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通过调试工具检查软件的功能是否正确、是否满足实时性要求等。例如,在调试一个无人机控制软件时,要测试飞行控制算法是否正确,传感器数据读取是否准确等。 - 部署与维护:将软件部署到目标硬件设备,并进行后续维护。如定期更新软件以修复漏洞或增加新功能。   应用领域   - 消费电子: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电等。在智能手机中,嵌入式软件管理着从硬件驱动、用户界面到各种应用程序的运行。 - 工业控制:用于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数控机床等设备。工业机器人的嵌入式软件可以精确控制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力度等参数。 - 汽车电子:包括发动机控制、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车载娱乐系统等。例如,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嵌入式软件能够实时调整燃油喷射量、点火时间等参数。 - 医疗设备:像心电图机、医用监护仪等设备都依赖嵌入式软件来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和显示等功能。
  • PCB行业前景广阔,以下是具体情况: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 规模庞大且持续增长:2022年中国PCB市场规模达3078.16亿元,2023年增至3096.63亿元,预计2024年将增至3300.71亿元 。 - 全球市场重心转移:21世纪之前,美日欧占全球PCB生产70%以上的产值。自2006年开始,中国正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PCB生产基地。   应用领域拓展   - 通讯与计算机领域需求稳定:通讯和计算机是PCB的主要应用领域,占据了全球市场近70%的份额。 - 汽车电子领域潜力巨大:新能源汽车的强劲发展带动了HDI、FPC等产品在ADAS、智能座舱的应用,汽车对于PCB的需求多元化且不断增长。 - AI与高性能计算领域带来新机遇:AI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高性能计算芯片的需求,催生了对大尺寸、高层数、高阶HDI以及高频高速PCB等产品的强劲需求。 - 其他新兴领域不断涌现: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柔韧性、可弯折、高精密度的FPC等产品;低空经济的发展也为PCB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如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的制造需要大量的PCB来连接和控制其电子元件。   技术发展与创新   - 产品形态高端化:随着电子设备的“三化”趋势,即轻型化、智能化、高性能化,以及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演进,对PCB产品的架构提出了更高阶的要求。 - 制造工艺不断进步:为了满足高端PCB产品的需求,PCB制造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如激光钻孔、电镀填孔、喷墨打印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PCB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产业转移与国际化布局   - 产业转移加速:近年来,PCB产业受成本、地理与政策优势等驱动,加速向东南亚转移,国内部分PCB企业陆续在泰、越等地布局设厂。 - 国际化布局拓展:鉴于全球电子产品市场对高端、定制化PCB产品的需求持续攀升,国际化战略布局已成为PCB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 从事FPGA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以下是具体分析: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 全球市场:据Frost&Sullivan预测,预计2025年全球FPGA市场规模将超过125亿美元,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1% 。 - 国内市场:国内市场规模增长迅速,从2022年的208.8亿人民币提升至2025年的332.2亿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将达约17% 。   技术创新与发展   - 工艺进步:FPGA制造工艺不断演进,如采用更先进的FinFET工艺,提高了芯片的集成度和性能,降低了功耗。 - 与AI融合:FPGA非常适合用于做AI推理,可将数据预处理与AI推理集成到同一个芯片中,实现单芯片边缘AI方案 。   应用领域的拓展   - 传统领域需求稳定:在通信领域,随着5G及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FPGA可用于实现高速信号处理、协议转换等功能;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用于逻辑控制、数据采集与处理等。 - 新兴领域潜力巨大:在数据中心,FPGA可作为硬件加速器,提升数据处理速度和效率;在汽车电子领域,用于ADAS、自动驾驶、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   人才需求与职业发展   - 人才缺口较大:由于FPGA技术的专业性和复杂性,目前市场上FPGA工程师相对短缺,特别是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高端人才。 - 职业发展路径广:FPGA工程师可以从事FPGA设计工程师、验证工程师、应用工程师等职位,也可向FPGA架构师、技术经理等管理岗位发展。
  • 嵌入式工程师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年龄危机,但情况因多种因素而不同。   存在年龄危机的因素   - 技术更新换代快:嵌入式领域技术更新迅速,如芯片技术从单核到多核,再到如今集成人工智能处理单元;新的通信协议不断涌现。年轻工程师可能更擅长快速学习这些新技术,对于年龄稍大的工程师而言,如果不能及时跟上,就会在技术竞争中处于劣势。 - 工作强度较大:在一些项目中,特别是产品开发周期紧张时,可能需要长时间加班和高强度工作。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可能较难承受这种工作强度,和年轻人相比,在精力上会稍显不足。   缓解年龄危机的因素   - 经验积累优势:随着年龄增长,嵌入式工程师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比如在硬件电路设计方面,他们能够凭借经验快速判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系统调试时,能够高效定位故障点。这种经验对于复杂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产。 - 行业稳定性和深度需求:嵌入式系统应用广泛,如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智能家居等领域。这些行业需要深入了解行业知识和系统底层原理的资深工程师,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经验的嵌入式工程师在这些领域能够凭借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和技术积累持续发挥价值。 - 转型管理或专家路线:年龄较大的嵌入式工程师可以转型为技术管理岗位,利用自己的技术背景和经验来领导团队;或者成为技术专家,专注于解决复杂的技术难题、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和技术指导,从而避开单纯的高强度一线开发工作。
  • 电源工程师助理主要协助电源工程师开展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协助设计工作   - 文档整理:收集和整理电源设计相关的技术资料、产品规格书等。例如,在开发一款新的开关电源时,助理需要收集各种电子元件(如芯片、电容、电感等)的详细资料,为工程师提供参考。 - 基础设计工作参与:在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电源电路初步设计,如绘制电路图的初稿、计算初步的电路参数。例如,根据电源的输出功率和输入电压范围,初步计算变压器的匝数比等参数。   实验与测试协助   - 实验准备:帮忙搭建实验测试环境,包括准备测试设备(如示波器、万用表、电子负载等)、连接测试电路等。例如,在对电源进行效率测试前,需要正确连接电子负载和示波器,确保测试环境的准确性。 - 数据记录与整理:在实验过程中,准确记录电源的各项性能参数(如输出电压、电流、纹波等)的数据,并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析。例如,记录不同负载条件下电源的输出电压变化情况,为后续的性能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生产跟进支持   - 生产流程协助监督:协助工程师跟进电源产品的生产流程,确保生产过程符合设计要求。例如,在电源电路板的贴片和焊接阶段,检查生产线上的操作是否规范,元件安装是否正确。 - 问题反馈与沟通: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向工程师反馈,并协助沟通解决。例如,当生产工人发现某个元件安装后测试不通过时,助理要将问题传达给工程师,并协助工程师找到问题原因,如元件本身质量问题或者安装工艺问题。